《祭十二郎文》(教学案例53中杨永清)

《祭十二郎文》(教学案例53中杨永清)

ID:36211050

大小:4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07

《祭十二郎文》(教学案例53中杨永清)_第1页
《祭十二郎文》(教学案例53中杨永清)_第2页
《祭十二郎文》(教学案例53中杨永清)_第3页
《祭十二郎文》(教学案例53中杨永清)_第4页
《祭十二郎文》(教学案例53中杨永清)_第5页
资源描述:

《《祭十二郎文》(教学案例53中杨永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祭十二郎文>>教学案例杨永清(兰州五十三中)教学目标:⒈鉴赏韩愈散文的叙事中抒情的特点。⒉学习本文破骈为散、不拘常格的语言形式。⒊反复诵读,体会文章悲伤凄婉的感情基调。教学时数:2教学工具:ppt课件。第一教时明确目标:⒈介绍作者及文体。⒉朗读课文,积累字词句。⒊初步感知文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解题1.作者简介2.文体介绍及本文与一般祭文的区别⑴祭文(悼词)一般先简介死者逝世情况(职务、时间、地点、死因、享年等),表示哀悼之情;然后介绍死者生平事迹,评价其功德贡献;最后向死者亲属表示吊唁慰问,号召生者学习死者的品质精神。⑵本文既不同于传统祭文

2、,又不同于韩愈本人撰写的其他大量的哀辞、祭文、铭状、碑志。那些都是应约而写,是念给生者听的。而本文不为发表,是作者面对死者叙往事诉衷肠的肺腑之言,正所谓“未尝有意为文”却达到了“文无不至”的境界。《红楼梦》中“宝玉祭晴雯”的《芙蓉女儿诔》就属于这种真情自然宣泄的文字。三、自读课文,疏通文意⒈梳理字句。⑴听读。放古典音乐,教师伴随着音乐有感情地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感情的起伏变化。⑵诵读。学生齐读全文,注意字音及字形的准确性。⒉学生自由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⒊自由发问,提出问题由师生共同解决。⒋思考:⑴本文通篇使用了怎样的口吻?明确:通篇以你我(汝吾)

3、相称,好像同死者进行家常对话一样,读来特别亲切感人。如:开篇“告汝十二郎之灵”,作者不像一般祭文用“祭”字,而是用“告”字,意思是说:我在对你说话,你听着啊。这就使读者先留下一个印象:下面的话都是作者对十二郎的倾诉。⑵本文自始至终,贯注着一个什么字?明确:“情”字。“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是结尾的一句话,表明它是因情而写,所写皆情,整篇文章都是作者用感情所写成的。第二教时明确目标:⒈体味作者对亲人强烈的感人肺腑的真情。⒉学习本文破骈为散、不拘常格的创新精神。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课文分析⒈导入韩愈幼年丧父,靠哥嫂抚养成人。韩愈与其侄十

4、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感情特别深厚。但成年后,韩愈四处漂泊,与十二郎很少见面。正当韩愈官运好转,有可能与十二郎相聚的时候,突然传来他的噩耗。韩愈悲痛欲绝写下这篇祭文。明代茅坤评《祭十二郎文》为“祭文中千年绝调”。请思考:作者对十二郎的不幸早逝是怎样的心情?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明确:①作者的心情:有怀念,有悔恨,有哀愤,有内疚,有期望…②具体表现在:悲家事不幸-→悔“旅食京师”-→叹未老先衰-→恨小病丧命-→哀后辈孤苦-→疚丧葬难周。⒉讨论交流《古文观止》评论本文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

5、文,而文无不工。”相信大家读了这篇祭文,一定会被韩愈叔侄至真至深的情感所濡染。那么课文中哪些地方最能叩击你的心弦?请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最能叩击你心弦的语句(语段),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示例:1)抒情段落⑴第5段虚词运用:这段文字共用了三个“邪”字,三个“也”字(“信也”“梦也”“何为而在吾侧也”),表示不愿相信十二郎的死是真的。三个“乎”字,表示虽不愿相信而事实俱在的矛盾心情。五个“矣”字,则表示不得不信这一噩耗的无奈。文辞抑扬顿挫,感情跌宕起伏。⑵第11段作者对侄子的生、病、死、葬料理不到的沉痛自责,表现了失去侄子后的痛惜之情,哀思深挚,读之使人回肠

6、荡气,令人悲戚不已。这是这篇祭文在情感力量上所达到的又一高潮。并通过对自己心灰意冷的描述,进一步加深了已有的哀痛。2)叙事段落以第3、4段为例:悔“旅食京师”――自己宦海沉浮,叔侄数次匆匆离合,虽欲共居而不可得,竟成生死离别,铸成千古遗恨,追悔之情,显而易见。⒊小结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被称为“至情”之文。同时,也饱含着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全文以向死者诉说的口吻写成,哀家族之凋落,哀己身之未老先衰,哀死者之早夭,疑天理疑神明,疑生死之数,乃至疑后嗣之成立,极写内心的辛酸悲痛,不加修

7、饰,不作渲染,完全从肺腑中流出。文章语意反复而一气贯注,最能体现在特定情景下散文的优长,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四、探讨艺术特色本文作为一篇优秀的古代散文,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请归纳艺术手法体现在哪些方面。明确:1.破骈为散、自由多变的形式。2.强烈的抒情性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3.语言朴素自然,不事雕饰。五、探究性学习辩题:商品经济时代还要不要亲情1.学生推荐两个小组作为辩论双方。正方观点:亲情、友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任何时候都不可丢。反方观点:商品经济时代,适者生存,不能因亲情阻碍了前进的步伐。2.双方稍作准备后辩论开始。六、全文总结作者写这篇祭文的

8、目的不在称颂死者,而在于倾吐自己的至痛之情。他紧紧围绕着叔侄间生离死别这个中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