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安全生产》ppt课件

《危化品安全生产》ppt课件

ID:36206141

大小:477.50 KB

页数:169页

时间:2019-05-07

《危化品安全生产》ppt课件_第1页
《危化品安全生产》ppt课件_第2页
《危化品安全生产》ppt课件_第3页
《危化品安全生产》ppt课件_第4页
《危化品安全生产》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危化品安全生产》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技术主讲:赵鸣放一、防火防爆安全技术(一)燃烧的条件和分类1、燃烧的条件发生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着火源。1)可燃物凡能与空气、氧气和其他氧化剂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物质都称为可燃物质。(1)可燃物质的分类①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固态可燃物、液态可燃物和气态可燃物。②按其组成的不同可分为无机可燃物和有机可燃物。(2)物质的可燃性质是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大块的铝、镁可看作不燃烧,但在纯氧中就可燃烧,铝粉、镁粉不但能自然,而且还有爆炸性。2)助燃物质凡是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能与可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引起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或氧化剂,如空气

2、、氧气等。3)点火源:具有一定温度和热量的能量,或者说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2、燃烧种类1)闪燃与闪点(1)闪燃:当火焰或炽热物体接近易燃或可燃液体时,液面上的蒸气与空气混合物会发生瞬间火苗或闪光。由于闪燃是在瞬间发生的,新的易燃或可燃液体的蒸气来不及补充,其与空气的混合浓度还不足以构成持续燃烧的条件,故闪燃瞬间即熄灭。(2)闪点:易燃液体表面挥发出的蒸气足以引起闪燃时的最低温度。闪点与物质的饱和蒸气压有关,物质的饱和蒸气压越大,其闪点越低。如果易燃液体温度高于它的闪点,则随时都有触及火源而被点燃的危险。闪点是衡量可燃液体危险性的一个重要参数。可燃液体的闪点越低,其

3、火灾危险性越大。2)自燃与自燃点(1)自然:可燃物质自发着火的现象。可燃物质在没有外界火源的直接作用下,常温中自行发热,或由于物质内部的物理(如辐射、吸附等)、化学(如分解、化合)、生物(如细菌的腐败作用)反应过程所提供的热量聚积起来,使其达到自燃温度,从而发生自行燃烧。(2)自燃点:可燃物质在没有外界火花或火焰的直接作用下能自行燃烧的最低温度.自燃点是衡量可燃性物质火灾危险性的又一个重要参数。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越易引起自燃,其火灾危险性越大。一般说来,液体密度越小,闪点越低,而自燃点越高;液体密度越大,闪点越高,而自燃点越低。例如汽油、煤油、轻柴油、重柴油、蜡油、其

4、闪点逐渐升高,但自燃点逐渐降低。3)着火与着火点(1)着火。即可燃物质与明火直接接触引起燃烧,在火源移去后仍能保持继续燃烧的现象。物质被点燃后,先是局部(与明火接触处)被强烈加热.首先达到引燃温度,产生火焰,该局部燃烧产生的热量,足以把邻近部分加热到引燃温度,燃烧就得以蔓延开去。(2)着火点或燃点:在空气充足的条件下,可燃物质的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而能使燃烧持续5秒钟以上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或着火点。对于闪点较低的液体来讲,其燃点只比闪点高1-5℃,而且闪点越低,二者的差别越小。通常闪点较高的液体的燃点比其闪点约高5一30℃,闪点在100℃以上的可燃液体的燃点要

5、高出其闪点30℃以上。控制可燃液体的温度在其着火点以下,是预防发生火灾的主要措施。3、燃烧的形式1)固体燃烧(1)固体的分解燃烧。(2)无焰燃烧。2)气体燃烧(1)扩散燃烧。可燃气体和空气的混合是在燃烧过程中进行的。(2)动力燃烧。可燃气体与空气在燃烧前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3)喷流式燃烧。3)液体燃烧液体燃烧实际是蒸汽在燃烧。液体燃烧时,火焰向液面的传热主要靠辐射;而火焰向液体里层的传热方式主要是传导和对流。(1)沸溢火灾;(2)喷溅火灾(二)爆炸形式与分类1、爆炸的概念爆炸是指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或化学的能量释放过程,是物质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大量气体和能力的现

6、象。2、爆炸的分类1)按爆炸形成的原因可分为两类(1)物理爆炸。由物理变化、物理过程引起的爆炸称为物理爆炸。(2)化学爆炸。物质发生高速放热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并急剧膨胀做功而形成的爆炸现象称为化学爆炸。2)根据爆炸时发生的化学变化,化学爆炸可分为三类(1)简单分解爆炸。发生简单分解爆炸的爆炸性物质,爆炸时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爆炸物本身分解产生的,爆炸时并不一定伴随着燃烧现象。属于这类物质的有叠氮铅、雷汞、雷银、三氯化氮、三碘化氮、三硫化三氮、乙炔银、乙炔铜等,这类物质非常危险,受到轻微震动就会发生爆炸。(2)复分解爆炸。这类爆炸物质需要在外界强度较大的激发能源作用下,

7、发生高速的放热反应并形成强烈压缩状态的气体作为引起爆炸的高温高压气体源。复分解爆炸伴有燃烧现象,燃烧所需要的氧由爆炸物质本身的分解产生,爆炸后可把附近的可燃物点燃,往往引起大面积的火灾。(3)可燃性物质的爆炸。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与空气或氧气形成的混合物发生的爆炸都属于此类爆炸。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需要一定的条件,可燃气体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要达到爆炸的极限范围,并具有一定的激发能量,才能发生爆炸。3、爆炸极限可燃气体、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遇到火源后并不是在所有的浓度范围内都发生爆炸,而是有一个浓度范围,当可燃气体混合物的浓度高于某一浓度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