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198941
大小:737.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5-07
《[农业]德阳市地震灾区不同植被模式土壤抗蚀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德阳市地震灾区几种植被模式土壤可蚀性特征分析研究项目成员:许旭李建平吴超罗智凯段琛皓目录一、研究现状与意义二、项目创新点与特色三、研究方案四、计划进度及目标五、可行性分析六、预期研究成果一、立项目的与意义震后重建过程中,生态恢复与经济复苏的协调问题已不容忽视!“5·12”地震,德阳市受灾区大面积山体滑坡,林地垮塌、被破坏,退耕还林以及天然林受到严重破坏。但是迄今为止,有关德阳市地震灾区不同植被模式土壤抗蚀性及水源涵养功能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这很难满足该区地震后植被恢复建设的需要。如何选择有效的植被类型,尽快恢复灾区植被,以提高土壤抗蚀性和水源涵养功能,把水土流失所造
2、成的危害降到最低,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鉴于此,我们希望能展开本项目所以的研究。二、项目创新点与特色首次对德阳市地震灾区不同植被模式土壤抗蚀性及水源涵养功进行研究。项目完成后,能明确德阳市地震灾区不同植被模式土壤抗蚀性及水源涵养功能变化,并揭示其变化机理;能阐明土壤抗蚀性和水源涵养功能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林木生长的关系。三、研究方案(1)研究目标(2)研究内容(3)研究方法(1)研究目标最终目标:构建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理论体系。具体目标:揭示德阳市地震灾区不同植被模式土壤抗蚀性及水源涵养功能变化的机理,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研究区土壤的抗蚀
3、性最佳评价指标,筛选出土壤抗蚀性及水源涵养功能最佳的植被模式。(2)主要研究内容以喜树林、慈竹林、茶树林、柳杉林以及农耕地(对照)为对象,研究不同林分类型林木的生长(包括直径、树高、地下细根生物量等能反应生长和生物量的指标)、枯落物的形成量、蓄积量和持水量,以及土壤有机质、腐殖质(胡敏酸、富里酸和胡敏素)、容重、孔隙度、持水性和渗透性、团聚体、微团聚体、机械组成、土壤侵蚀率、结构性颗粒指数、分散系数、侵蚀系数、团聚状况、团聚度、分散率、蚀性指数等抗蚀性指标。(3)研究方法样地地点:我们将样地设在德阳市什邡红白镇松林村地震重灾区。样地设置:在坡向、坡度、坡位和海拔高度基
4、本一致的喜树林、慈竹林、茶树林、柳杉林和农耕地(对照)中建立20m×20m标准地3个,在每个标准地内采用蛇形5点法,收集地表枯落物并采集0~20cm土层土壤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相关指标测定。测定项目:按照中国林业标准汇编(营造林卷)中描述的国家标准方法测定土壤有机质、腐殖质(胡敏酸、富里酸和胡敏素)、容重、孔隙度、持水特性、团聚体、微团聚体、机械组成等。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土壤结构体破坏率、不稳定团粒指数、侵蚀率、结构性颗粒指数、水稳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分散系数、侵蚀系数、团聚状况、团聚度、分散率、受蚀性指数等抗蚀性指标。四、计划进度和阶段目标2011年1~2月查阅相关
5、资料,开始野外调查和试验布设。2011年3~6月准备实验材料和器具,及进行相关的室内预备实验,熟悉相关研究方法和掌握相关实验技能。2011年7~8月进行野外试验,收集林地枯落物,采集相关土壤样品,完成室外和室内相关试验研究。2011年9~12月整理数据、撰写论文、投稿和发表,完成本项目研究报告五、可行性分析项目申请者和参加人员已跟随指导教师进行大量的相关研究,对所研究的内容及测定的指标已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所申报的项目符合申报人专业培养的相关要求。另外,此项目的指导教师已从事本项目的相关研究工作多年,这为本项目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六、预期成果(1)项目完成后将撰写一
6、份《德阳市地震灾区不同植被模式土壤抗蚀性及水源涵养功能研究报告》。最终揭示德阳市地震灾区不同植被模式土壤抗蚀性及水源涵养功能变化机理,确定研究区土壤抗蚀性最佳评价指标及最优植被模式,为地震灾区植被恢复提供参考。(2)围绕该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发表论文1~2篇。欢迎各位老师批评、指导谢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