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192152
大小:7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07
《7、奇怪的大石头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马家嘴小学三年级年级语文学科导学设计一、学习指南1.课题名称:《7、奇怪的大石头》2.达成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要求掌握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通过朗读对话,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2)过程与方法:1、收集有关李四光的生平资料、图片或童话故事。2、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了解童年的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与他后来取得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之间的联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2.在学习中培养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品质。3.学习重难点:了解李四光探索
2、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4.学习方法建议:白板课件5.课时安排:两课时二、导学设计第一课时学案设计导案设计个性化意见及 说明一、基础达标1、形近字组词坑()抗()推()堆()秦()泰()域()城()一、新课导入1.板书:奇怪的大石头。学生读题(师:请再读得奇怪些)2.猜题:课文可能讲了什么?3课前简单介绍李四光的资料。。纪()记()遗()贵()震()振()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著名——()突兀——()推动——()兴趣——()考察——()平整——()遗迹——()成果——()3、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
3、是怎么来的?(说说突兀是什么意思)这块大石头是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把这句话换成“把”字句4、照镜子。严严实实:密密()、()、很深很深的大坑:很滑很滑的()、()、()突兀的大石头:平整的()、()、()二、设问导读1.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多年的,终于弄明白了巨石由来的故事。2.纵观全文,围绕奇怪的巨石,作者将:、、、、等不同时空发生的事件整合在一起,充分反映了李四光善于动脑,不懈追求的可贵品质。3.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展开探讨:⑴“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学习本课的生字词,注意易错的字音字形,把它们
4、多写几遍。3、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完成导学案基础达标1、2、3、4题。4、小组之间朗读全文,根据设问导读第一题填空。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二.通读课文,强化感知教师设疑过渡:同学们,课文到底讲了奇怪的大石头的什么事?它到底怪在哪儿?1、初读课文,要求:⑴读准生字字音,联系上下文或工具书想想词义,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⑵思考:全文主要围绕奇怪的大石头写了一件什么事?2、反馈交流,扫平障碍⑴.学生找出难读句子或段落,在大家帮助下读正确。⑵.学生说说难理解的词,师生共同解疑。提出疑问,激发学生思考。三年级学生要学会使用字典、词典等工具
5、用书。资助学习,自己找难点更容易把知识各个击破。⑵李四光是如何解决自己的疑问的?李四光:我国卓越的科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教育家,中国现代地质学的开拓者和新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突兀:高耸。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
6、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线。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⑶学生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三、细读课文,把握形象就简单了解地质学。过渡:这块大石头到底怪在哪儿,让童年李四光对它产生了如此浓厚的兴趣?请大家细细地读课文一到八自然段,划划它有几怪?(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句子)1.一怪:孤零零出示句子:这块大石头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学生读句子,思考:哪个词体现了大石头的怪?理解“孤零零”并
7、指导朗读,2、二怪:巨大出示句子: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指名读句子,赛读。读着读着,你们感觉到了什么?(石头之大)理解“严严实实”。玩着玩着,李四光对这块石头产生了怎样的想法?出示句子: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如果当时是你跟伙伴们玩,你会怎么样?3、三怪:时间久,来历不明⑴对自己的疑问,李四光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他是怎么做的?同桌分角色读老师和李四光的对话。⑵指名读老师和李四光的对话。⑶评议(从语气、神态、动作是否逼真方面)⑷再指名读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的内容。反复阅读,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感知课文
8、。⑸从他和老师的对话中,你们感受最深的是哪一句?出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