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184627
大小:49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7
《201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水循环和洋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水循环和洋流一、选择题(共63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回答1~2题。1.有关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东亚地区:环节①的水量7月份较小B.南亚地区:环节②的水量1月份较大C.地中海沿岸:环节③的水量7月份较小D.开普敦附近:环节⑥的水量1月份较小2.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人类对环节①施加的影响最大B.跨流域调水可以增加环节③的水量C.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环节④的水量D.修建水库可以减少环节⑤的水量(2010·大纲全国文综Ⅱ)下图示意某河流入海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逐
2、年变化。读图,完成3~4题。3.图中信息表明该河流( )A.1950~1969年输沙量与径流量年变化同步B.1985年之后输沙量和径流量变化趋势相反C.1950~2005年输沙量的变化率高于径流量的变化率D.高径流量年份与高输沙量年份逐一对应4.比较1984年以来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流域内( )A.气候变暖、变干的速度日益加快B.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效益显著C.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D.水资源总量呈波动式下降下图实线、虚线代表不同地理事物的等值线。读图完成5~6题。5.如果实线、虚线代表水温和盐度(海水盐度表示海水中含盐量的多少,与水温呈正相关关系),L
3、线代表洋流,且L1>L3>L5,则该海区最有可能分布在( )6.如果实、虚线分别代表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L线代表河流,则关于河流和潜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河向北流,河水补给潜水B.该河向北流,潜水补给河水C.该河向南流,河水补给潜水D.该河向南流,潜水补给河水读“某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局部),回答7~10题。7.该海域位于( )A.北半球中低纬度B.南半球中低纬度C.北半球中高纬度D.南半球中高纬度8.在盛行风吹拂下形成且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9.①②③④四处分布有世界著名渔场的是( )A.①B.②C.③D.④10.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④为北太平洋暖流B.①处表层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出C.③处表层海水等温线向北凸出D.②③是暖流,①④是寒流读下图,完成11~12题。11.在图中的两幅海水等温线图中,虚线表示洋流,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①是暖流,位于北半球B.②是暖流,位于南半球C.①②均向北流动D.①位于大陆东岸,②位于大陆西岸12.如果②洋流在大西洋中,有可能是( )A.巴西暖流B.本格拉寒流C.东澳大利亚暖流D.加那利寒流(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5分)下图为“我国某地河流实测流量和降水量图”,读图回答13~15题。13.该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是(
5、 )A.雨水B.地下水C.季节性积雪融水D.冰川融水14.图中反映了该河流8月中旬的一次降水与径流的变化过程,最大降水与最大流量之间有一个时间差,近年观测发现这个时间差逐年变大,这可能由于( )A.水土流失日益严重B.流域内种草种树,植被覆盖率提高C.全球气候变暖D.退耕还沼和退耕还湖效果显著15.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暴雨(24小时雨量超过50mm)出现较多。这里暴雨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A.锋面活动B.受地形阻挡,地处背风坡C.台风活动D.赤道低压控制,对流旺盛二、综合题(共37分)16.读“我国某两条河流的流量过程曲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20分)(1
6、)河流甲年最大径流量出现在__________月,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河流有断流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5月份径流量较相邻月份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见,该河流径流量随__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2)河流乙一年有两个汛期,其中A汛期是____________补给形成的,B汛期是__________补给形成的。该河流径流终年存在,可知该河流至少有________种补给类型。(3)河流甲、乙位于我国,根据其径流量的变化分析可知,它们分别所处的地区是(
7、)A.西北、东北B.西南、东北C.西北、东南D.东北、西北17.下图为“某大陆西侧海平面年平均水温(0°C)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7分)(1)此海区位于半球(南或北)。(2)用洋流符号(暖流—,寒流…)在图上画出该海区洋流的分布。(3)图中A处以北的沿海地带为气候。(4)地球上具有此种分布模式的海区是( )A.欧洲西侧中纬海区B.北美西侧中纬海区C.非洲西侧中纬海区D.南美西侧中纬海区答案1.C 2.C 3.C 4.B 5.B 6.D 7.B8.D 9.A 10.D 11.B 12.B 13.AB14.BD 15.AC16.(1)7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