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175509
大小:3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7
《1、一去二三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教材分析课题识字(一)主备人宫亚君教学课时8授课时间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活泼好动,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好动、好玩是他们的天性。颜色、声音、动作等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单纯的识字教学会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如果在教学中顺应儿童的心理,创设新奇有趣的识字情景,变换多种识字方法,便能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所以让学生在动中学、学中动,在不知不觉中体验识字的乐趣。教材分析本单元总共四课,《一去二三里》、《口耳目》、《在家里》和《操场上》,还有一个《语文园地一》和一个《有趣的游戏》。本单元学习中,学生认识生字词,认识笔画和偏旁,
2、能够感受课文的句意表达,并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儿歌诗句,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乐于学习。教学目标1、本单元要求会认52个生字,其中14个要求能认会写。2、学会拼读汉字的读音,学习书写汉字,认识字的偏旁部首,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汉字。3、学生能用较慢速度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重点认识新的生字和笔画。教学难点能在田字格中端正、匀称地书写生字。教具学具准备字卡、词卡、多媒体课件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课题1、一去二三里主备人宫亚君教学课时2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笔画“横”。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带着想象的画面初步有感情
3、地朗读。 4.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辨别“八”“入”教具学具准备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数字卡片。教学流程补充修改第一课时一、展示成果:1.出示生字:一去二三里四五六七八九十①指名读----开火车读----抢读②去掉拼音读2遍③识字方法:比一比:八---入四---十加一加:云+l=去一+1=十2、读词语:三天四只鸡六只鹅八条鱼九朵花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看图说话。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到了什么?说了些什么? 2.出示课题:有一首诗歌,说的就是这幅图。出示课题“一去二三里”。老师介绍:这是一首古诗,写的
4、是两个小朋友出外郊游,一走就是两三里路。看见沿途炊烟袅袅,有几户人家。再往前走,看见了几座亭子,路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这里真美呀。3.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读课题?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4.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三、图文结合,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说说图上的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图上找出“烟村”“亭台”“花”。 老师指着行走的孩子学生读“一去二三里”老师指着炊烟袅袅的房屋学生读“烟村四五家”老师指着亭子学生读“亭台六七座”老师指着路边的花学生读“八九十枝花”老师指着整幅画学生读整首诗。3.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两遍)。4.学生自
5、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四、朗读感悟 1.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个人自由读,同桌相互读,指名读,全班齐读。(相机指导“一”的变调) 2.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韵律,了解诗意。 (1)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 (2)根据课堂交流情况提出“烟村四五家”的两种理解: 四五个冒着炊烟的村子; 村里有四五户人家,还冒着炊烟。 (3)请小朋友看图,读读诗句;再看看图。 (4)请两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 能用手势表示“一去二三里”意思吗? 点明:“一去”即一路走去的意思。
6、还有什么问题? (5)男女生分别齐读。 五、配乐诵读全诗 1.给诗加上题目,并指导诗题与诗句之间要停顿的读法。 2.自由配上动作背诵课文:指名背诵,小组背诵,全班齐背。 3.背诵全诗,并设问: (1)小朋友都能背这首诗,真了不起,那你在一边背诗的时候一边看到了什么呢? 这个小山村热闹吗? (2)你来到这个小山村,觉得它美吗? (3)总结:小山村真美,请小朋友一起背,就好象走进了小山村。 第二课时认识田字格,书写“一” 、“二”、“三”1. 认识田字格 (1)谈话激趣:小朋友,我们已经知道了四线三格是拼音的家,那生字的家在哪儿呢?(出示田字格)这就是生字的家。(我们叫它“田字格”,请
7、学生说一遍“田字格”)(2)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小格。 拍手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2.指导书写“一”。(1)教师介绍笔画名称“横”,写“一”,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起笔稍重,向右行笔要果断,稍上斜,收笔稍顿。 (2)学生描一个,写一个,教师巡视;讲评后学生再写。(3)教师范写“二”“三”,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 (4)学生分别描一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