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细菌的启示》(北师大)

【同步练习】《细菌的启示》(北师大)

ID:36170908

大小:1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6

【同步练习】《细菌的启示》(北师大)_第1页
【同步练习】《细菌的启示》(北师大)_第2页
【同步练习】《细菌的启示》(北师大)_第3页
资源描述:

《【同步练习】《细菌的启示》(北师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畅言教育《细菌的启示》同步练习甘肃省金塔第四中学栗金花◆基础知识达标一、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豁免(    )  喷嚏(    )  奶酪(    )  摄取(    ) 残酷(   )  繁衍(    ) 儒学(    )二、根据课文内容把下列语句补充完整。1.细菌是生物界(  )的元老。大约在(  )到( )亿年前,地球上产生生命不久,细菌就出现了。2.细菌无处不在。一粒普通的泥土中有(  )个细菌,人的一滴唾液中有(  )个细菌。甚至人体的(  )%是由细菌构

2、成的。3.生物的进化,有两个变化方向“一个是(      )。另一个是(      )。三、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A.不记其数  不可想象   名副其实   当之无愧 B.踪迹     谱系    不可匹敌   偏辟乡村C.选择     宿主    赤手空拳   不可思议D.媒借得天独厚  匪夷所思  束手侍毙  ◆课后能力提升  用心用情服务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畅言教育四、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人是微生物群居体黄月平你相信吗?你体内的大多数细胞并不是你

3、自己的,甚至也根本不是人类的细胞,它们是细菌。我们的脚趾上有肉眼看不见的线状真菌在生根发芽,我们腹部有重达1公斤的细菌,我们的身体是由人类细胞、真菌、细菌和病毒组成的混合体,可以被看作是超个体或微生物群居体的一个最好例子。最近,伦敦大学的科学家提出了上述观点,并阐述了人体内这些微生物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他们说,在我们的身体内,存在500多种不同种类的细菌,这些细菌组成了100万亿个细胞,外来的细胞大大超过了我们体内自身的细胞,我们自身的细胞只有几万亿个,所以可以得出结论,我们体内的基因大部分来自于

4、细菌。幸运的是,虽然这些细菌在分享我们的食物,但它们不会对我们造成伤害。实际上,细菌通常对我们的身体是有益的,它们通过与我们的免疫系统紧密合作,帮助我们抵御疾病的侵扰。这项研究的负责人说:“我们已经知道某些时候很多疾病是由包括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引发的,生物群居体这个概念能帮助我们理解疾病的过程。”他相信这个方法运用于心脏病、某些癌症,甚至于一些神经疾病的研究。(选自2005年第3期〈科普文摘〉,略有改动)1.本文主要说明了两个方面的内容,请分别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划线处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                  3.第三段中“分享”一词能否换成“吞噬”“抢夺”等词语?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本文对你有什么新的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用情服务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畅言教育参考答案基础知识达标一、huò  pēntì  lào  shè  kù   yăn  rú二、1.当之无愧35 362.几亿 几百万 103.结构简单化 复杂化三、C课后能力提升四、1.人体内的基因大部分来自于细菌;细菌对人们的身体有益。2

8、.列数据 为了说明人体内的基因大部分来自于细菌。3.不能  因为本文主要说明了细菌对人类身体的益处,用“分享”一词能够准确体现这一点,而“吞噬”“抢夺”等词带有对人伤害的意思,所以不能换。4.开放性题,无唯一答案。可结合实际,围绕最后一句话谈新启发。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