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同步练习2

《赤壁赋》同步练习2

ID:36162061

大小:5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06

《赤壁赋》同步练习2_第1页
《赤壁赋》同步练习2_第2页
《赤壁赋》同步练习2_第3页
《赤壁赋》同步练习2_第4页
《赤壁赋》同步练习2_第5页
资源描述:

《《赤壁赋》同步练习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赤壁赋》同步练习积累与应用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望:农历每月十五日B、击空明兮溯流光溯:逆水而上C、苏子愀然,正襟危坐危:危险地D、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竟,简直2、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客喜而笑C.举匏樽以相属木直中绳,輮以为轮D.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知不可乎骤得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A、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B、侣鱼虾而友麋鹿C、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徘徊于斗牛之间B、白露横江C、羡长江之无穷D、望美人兮天一方5、下列句子中与“而今安在哉”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A、固一世之雄也B、凌万顷之茫然C、而又何羡乎D、月出于东山之上【知识延伸】宾语前置的类型宾语前置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要前置。但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句子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毋、莫”等否定词表示。例如: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2)疑问句中如果宾语是疑问代词,宾语一般要前置。例如:吾孰与徐

3、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3)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例如:①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唯利是图。(4)陈述句中为了强调宾语,通常介词(“以、与”等)宾语前置。例如: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该句中“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译文: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2)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译文: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7、名句默写。(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羽化而登仙。(3)(2013·山东卷)        ,渺沧海之一粟。(4)哀吾生之须臾,        。(5)(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二、语言表达8、苏轼在《赤壁赋》中表达了一种超然洒脱的旷达,请根据下面文段的具体语境,再写三个结构相似的句子,使之与前文构成排比。人能做到旷达,实在不简单。因为旷达不是山野豪气,山野豪气是草莽间个人主义的放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5、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点题妙笔】做这样的题应注意句式上要与例句一致。先表达否定,然后再运用顶真的修辞手法做出诠释,而且语境要与例句保持一致。9、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因“乌台诗案”,苏东坡被捕进京,长途押解,犹如一路示众。究竟是什么罪?审起来看!怎么审?打!我相信一切文化良知都会在这里战栗。       现在苏东坡被他们抓在手里搓捏着,越是可爱、高贵、有魅力,搓捏得越起劲。温和柔雅如林涧青峰、深谷白云的大文豪面对着彻底陌生的语言系统和行为系统,不可能做任何像样

6、的辩驳。①真正厉害的是邪恶、低贱、粗暴。②但可爱、高贵、魅力这类往往既构不成社会号召力也构不成自我护卫力。③他们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向无敌。④中国千百年来有几个像苏东坡那样可爱、高贵而有魅力的人?阅读与鉴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祐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

7、诡异之弊①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②。”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丁母忧③。五年,调福昌主簿。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试六论,旧④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⑤,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⑥。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