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杜甫诗三首

163杜甫诗三首

ID:36135667

大小:15.78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5-06

163杜甫诗三首_第1页
163杜甫诗三首_第2页
163杜甫诗三首_第3页
163杜甫诗三首_第4页
163杜甫诗三首_第5页
资源描述:

《163杜甫诗三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下面的对联写谁?“草堂传后世,诗圣著千秋。”——朱德“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诗圣——杜甫杜甫草堂杜甫草堂杜甫草堂简介杜甫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被人们称为“诗圣”。杜甫草堂是杜甫的故居,坐落在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占地面积24公顷。杜甫(712-770),安史之乱后于公元759年由甘肃颠沛流离到了成都,靠了友人的帮助在城西浣花溪畔营建了草堂。他在这里居住了将近4年,写下了240多首诗篇。《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就是在这里写的。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北宋以来,就有人在诗人故居处建园立祠,供人瞻仰。当年杜甫居住的草堂早已不存在了。现在的草

2、堂,实际上是后人为纪念杜甫而建的一所优美园林。杜甫诗三首《望岳》 《春望》 《石壕吏》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河南巩县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的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杜甫生平【公元712-770】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望岳》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

3、四至四十八岁)“三吏”、“三别”。《春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岱宗()dài决眦()烽火()簪()石壕吏()逾()zì邺()凌()搔()戍()老妪()泣幽咽()língfēngyúzānháoyèshùyùyèsāo栏目导航《望岳》诗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五绝七绝七律五律《春晓》(孟浩然)《望庐山瀑布》(李白)《山居秋暝》(王维)律诗发源于南朝,至初唐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每首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局)。(1)字数、句数有规定。(2)押平声韵

4、,一韵到底。凡偶句必押韵(首句可不押)。(3)每句平仄有规定,特别是二、四、六字。(4)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泰山风景栏目导航泰山风景栏目导航泰山风景栏目导航泰山崛起于华北平原之东,凌驾于齐鲁平原之上,东临烟波浩淼的大海,西靠源远流长的黄河,南有汶、泗、淮之水,与平原、丘陵相对高差1300米,形成强烈的对比,因而在视觉上显得格外高大;山脉绵亘100余公里,盘卧426平方公里,其基础宽大产生安稳感,形体庞大而集中则产生厚重感,大有“镇坤维而不摇”之威仪。关于泰山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

5、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衮州(今属山东省)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衮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岱(dài)了(liǎo)曾(通“层”)眦(zì)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你想知道泰山是什么样子的吗?从齐到鲁都望不尽它青青的山色。对泰山的尊称怎么样

6、山色不尽写作者远望所见。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山的背面大自然把所有的神奇和灵秀都集中在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天地、大自然聚集神奇秀丽山的南面这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实写。写出了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眼眶诗人抓住这两个景物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望着山中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着我的心灵,极目追踪那暮归的鸟儿,以致眼角都像是要裂开一样。心胸摇荡通“层”裂开投林还巢的鸟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这两

7、句是写细望泰山之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终要登山泰山顶峰,一眼望去,四周重重山峦都显得渺小了。终当,终要登上山顶最高处看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诗人敢于进取,积极向上,努力去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的情怀望岳诗题叫《望岳》,请问:杜甫有没有登上泰山?诗中有没有“望”字?试以两句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望岳全诗中最让你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