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的设问角度

古诗词的设问角度

ID:36126135

大小:935.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5-06

古诗词的设问角度_第1页
古诗词的设问角度_第2页
古诗词的设问角度_第3页
古诗词的设问角度_第4页
古诗词的设问角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诗词的设问角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代诗歌鉴赏古诗词的设问角度考试说明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A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B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概括为: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2002年高考题)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

2、全诗的关键。古代诗歌鉴赏题的设问角度一、从内容意境角度设问二、从语言运用角度设问三、从表达技巧角度设问四、从多角度综合设问一、从内容意境角度设问1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问:诗人的形象是如何通过诗句展现的?答:苍茫的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出诗人送别时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出诗人的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诗人这里以晶莹透明的冰心自喻,表明了诗人为官清白,心地纯洁。——对抒情主体形象的认知理解从内容意境角度设问2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

3、照。问:本诗的意境怎样?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竹林、孤琴、长啸、明月构成了清幽绝俗的意境。———对诗歌意境的体味(色彩、构成、情味等)答:清幽绝俗二、从语言运用角度设问1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答:诗人以一个“惜”字和“爱”字赋予泉眼、树荫以人的感情。泉眼爱惜,树荫爱恋,富有情趣“小荷才露尖尖角”这句诗常被人们引用来赞美年轻人在学业、事业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初露头角,前程远大。——对关键词语的品味、诗句的理解问:“惜”字和“爱”字用得好好在哪里?“小荷才露尖尖角”一句,人们常用来赞美什么?小荷才露

4、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从语言运用角度设问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问: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点?答:这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抒情气息。全诗清丽自然,意境开阔,含蕴无穷。——对语言风格的概括(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三、从表达技巧角度设问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反复、铺陈、对偶、双关象征、想象、联想、对比、衬托(烘托)、抑扬、动静、正侧、虚实、用典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从表达技巧角度设问1乌衣巷刘禹锡

5、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问:诗中不作一句议论却是怎样怀古的?答:诗人只选取了野草、斜阳、飞燕三种景物进行描写,而把对历史盛衰兴亡的感慨,寓情于景,让人思而得之,含蓄有味。四、多角度综合设问1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户在燕然。1、“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 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2、 尾联用典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两个字中。3、 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

6、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1、“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常用它来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燕然3、“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从表达技巧角度设问2赠花卿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答: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将乐曲美妙赞美到了极致。问:诗在前两句实写的基础上,后两句又采用了怎样的写法?多角度综合设问2清平乐李清照年年雪里

7、,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眼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急,故应难看梅花。注:挼ruó:揉搓,摩挲1、词的上片写了词人少女和中年时期的两个生活细节,分别表现了词人的不同心态,请简要分析。2、全词写了词人三个生活阶段赏梅的情景和心情,写人写景颇有特色,请谈谈你的理解。问题1答:少女时期将梅花插入鬓角,表现词人欣喜、无忧无虑的心态,极富生活乐趣;中年时期面对绰约多姿的梅花却“感时花溅泪”,终日没有好心绪,只能清泪洒衣,表现了词人历经家国沧桑之后的内心伤痛。不同时期的两种心态现于梅花,跃然纸上

8、。问题2答:上片以梅喻人,言“梅花醉”,实为人沉醉其间;下片以人喻梅,人衰花亦残。写景写人浑然一体,情因景生,情因境变,衰乐结合,前后映衬,入骨传神。古代诗歌鉴赏题的解题技巧1、明确题干设问的角度与方式;2、从语言入手,抓住关键词句,辨明诗歌意象;3、从情与境的结合上把握意境;4、借助标题、注释、背景等理解抒情主体形象及写作意图;5、针对采分点列明答题要点。课后练习随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