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几点策略

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几点策略

ID:36120045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6

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几点策略_第1页
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几点策略_第2页
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几点策略_第3页
资源描述:

《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几点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几点策略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是从“苹果为什么会落地”这一问题开始的,弗莱明发现青霉素是从“为什么霉菌菌落周围不长细菌”开始的,科学史上的每一项重大发现都是从问题开始的。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开端。  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中,常常会看到一些教师在探究活动前竭力启发着学生,并提心吊胆地期待预设中的问题能从学生的口中提出来。可是,学生们要么启而不发而出现难堪的冷场;要么在老师的“引导”下一发而不可收拾,被“逼”出一些五花八门的回答,比如:提出“我想研究……

2、为什么……”或“我想研究……怎么样……”等一大堆没有思考价值或不符合小学生实践的泛问题,有的甚至跨越了不同的学科,在课堂内根本无法解决。迫使教师一方面要找个“合适”的理由把这些问题放置一边,比如说:“由于……的原因,这几个问题我们可以在课外进行研究。”等。一方面仍旧抛出早已在课前就准备好的问题来调控探究的进程,场面非常尴尬。长此以往,不仅会泯灭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表现欲,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极其不利。  要避免上述尴尬场面的出现,就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自己提出能够操作的、有特定指向的科学问题。笔者认为可以

3、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已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教学中创设某种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能够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需要掌握的新知识发生强烈的冲突,在学生的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从而引起儿童迫不及待地探索研究的兴趣。当然,问题情境的形成不是自发的,需要教师有目的地创设。  1.利用熟悉的现象引出

4、问题  问题是智慧源泉,是产生学习欲望的根本原因。利用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可以唤起学生对有关感性现象的回忆,符合学生从形象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产生科学问题。现行小学科学教材的内容大多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和现象中选取,以便于学生以生活经验和周围环境为基础进行探究活动。所以教师可以用图片、录像、演示实验、谈话等方法再现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境,从而引发科学问题。  比如五下《热起来了》一课,第一个探究活动是“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情境

5、:“今天的天气有点冷,让我们一起搓搓手吧!”说着,教师就带领学生搓起手来,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对热的感受体验上。然后教师问:“还有哪些方法可以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这时学生就会把生活中的方法一一例举出来。教师适时出示相关的图片后接着问“这些方法是怎么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这时,有的学生认为能使身体热起来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我们自己通过运动产生热,如:搓手、跑步等;另二类是别的物体给身体提供热,如:用热空调、晒太阳、盖被子、穿上衣服等。有的学生马上质疑:“盖被子和穿衣服不是第二类,它们没有给身体提供热的

6、。”于是,学生们把争论的焦点集中在“衣服是否能给身体提供热?”、“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量”的问题上,并对自己的猜测做出了相应解释。这样,经过思维论证后很自然地转入了实验验证的环节,整个流程体现“问题——解释——思维论证——实验验证”这样的探究过程,各个环节步步推进,自然和谐,不露痕迹。  2.利用有趣的现象引出问题  兴趣是探求新知时最重要的推动力,是构成自主探索的最活跃成分。欧洲新教育家德可利乐认为:“兴趣是水闸,依靠它能打开注意的水库和指引注意流下来。”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

7、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因此,在科学教学中,如果能够针对小学生求知欲望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甚至能使学生感到意外的情境,就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并产生积极探究的欲望,从而激活探究的思维。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景时,可以通过实物、模型、演示实验或电教媒体等来展示情景,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引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后,把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引导到

8、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上来。例如:笔者在教学《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时,当教师和学生分别把一个马铃薯放到一杯水中,学生们发现自己的马铃薯是沉而老师的马铃薯却是浮时,就感到很意外,就很容易从这两个完全不同的实验现象中去发现与提出“马铃薯的沉浮与什么有关?”的问题,在做出“可能与马铃薯的大小有关。”“可能与马铃薯的轻重有关。”“可能与水的不同有关。”等假说后,开展井然有序的科学探究。  类似的情况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是不胜枚举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