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理解造句

谈谈如何理解造句

ID:36119043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6

谈谈如何理解造句_第1页
谈谈如何理解造句_第2页
谈谈如何理解造句_第3页
谈谈如何理解造句_第4页
资源描述:

《谈谈如何理解造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谈谈如何理解“造句”来宾市忻城县大塘镇中心小学潘雪强自从我在近二十年教学以来,现在已经调动了五个工作单位了,从自语文教学近二十年以来,经常发现在中小学生中在用词造句的时候,有的学校有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经常出现用“万能公试”来造句,特别是乡村小学的学生,真使我莫名其妙,无法理解,如:教师请学生用“入木三分”“好高骛远”“蹒跚”“因为……所以”“不但……而且”拿来造句时,有的学生脑子都不动一动就急急忙忙写着:我懂得了“入木三分”这个词的意思。我懂得了“入木三分”这个词的意思。我在字典里查对了“好高骛远”这个词。老师叫我拿“好高骛远”这个词来造句

2、。“蹒跚”这个词太容易造句了。我理解了“蹒跚”这个词。我觉得“因为……所以”这个词语太容易了。我在词典里找不对“不但……而且”这个词……。每次看到这种句子后我不得不问了这些学生,“谁教你这样造句呀?”他们都说:“是我们老师教的。”我认为这种句子不是我们所说的“造句”,所谓的“造句”应该是先把这个词语熟练掌握理解意义之后把它运用到实际中去,还考虑到这个词应用的语言环境,要发挥这个词的作用才叫作造句。如果不加思索地用上面“万能公试”造句,那可以断定这个学生可能不理解这些词的意思,这个句子不能叫做造句,而是一个句子,没有把这个词“造”出来。如果老师

3、这样教学生造句,可以说那个老师也不懂什么叫做造句,真是误人子弟。把学生培养成懒动脑筋,不求进步,怕吃苦,得过且过的习惯,对以后指导学生学习句、篇、章,或写作文时那更是难上加难。我们教学生造句,不是完成教学任务,而是教学生如何懂得理解和应用词语,积累词语,这样才能提高语文的阅读能力,否则语文成绩就无法进步,所谓“语文”是教师教学生如何灵活运用语言和文字的,而不是死板的知识。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造句和句子的关系。 一、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者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

4、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2,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3,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

5、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4,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5,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如用“因为…所以…”“既…又…”造句。“4我因为有病,所以今天不能上学。”“他因为青春年少时不肯努力,所以现在一事无成。”“老板的做法真是一箭双雕,既节约了成本,又充分地利用了材料”。 二、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

6、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三、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一个词就有不同的造句如:用“骄傲”来造句,在用作褒义词时,它的意思是“自豪”的意思,应造句为“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得金牌,我们中国人感到很骄傲”,“我哥哥考得大学,我家人觉得很骄傲。”在用作贬义词时,它的意思是“自满”的意思,应造句为“你才考得60分,有什么值得骄傲。”四、词语造句法:在其他文章里碰到的佳句,可以通过背读的方法记下来理解推敲。一般上,词语造句可参考以下四种方法:(1),因果造句法:百折不挠:他的意志坚强,百折不挠,终于克服了种种困难,取得最后的成功。遗憾:他由

7、于赶不及见祖母一面,因此感到非常遗憾。(2),反义造句法:好高骛远:做人应该脚踏实地,不应该好高骛远。萍水相逢:他们俩虽然是萍水相逢,却是一见如故。(3),同义造句法:循序渐进:我们学习任何科目,都应该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奉公守法:小明是一个循规蹈矩,奉公守法的好公民。(4),褒贬造句法:褒义词如:“守望相助”、“自力更生”都可以加上“必须”、“应该”等词来肯定。相反的,贬义词如:“不务正业”、“不择手段”则用“不应该”、“不能”、“不可”来加以否定守望相助:邻居相处应该守望相助,居住环境才会更安全。不务正业:我们不可不务正业,否则将成为社会

8、的寄生虫。五、在造句中怎样正确使用词语词语部分一般分别覆盖实词、虚词和成语三部分;下面分实词和虚词、成语和熟语两节分别说明。实词是有实在意义、能够充当句子成分、单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