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110302
大小:3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6
《班主任案例——常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淄川区班主任案例征集——初中组班主任案例分析——家校联手共创教育新奇迹工作单位:淄川中学姓名:常杰电话:13475615795班主任案例分析——家校联手共创教育新奇迹内容摘要:一个有关学生中午午休纪律的案例分析。关键词:联手班主任是班级的主要管理者,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则需要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要培养好这些学生,就必须调动学生的思想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充分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优化他们的成长环境,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使他们成长为适应时代要求的各类人才。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依靠作为班级领导者和组织者的班主任,作出长期的努力和实践,所有这些也充分考验班主任的智慧
2、和睿智。我参加工作20年,做了19年的班主任工作,工作中遇到了很多和孩子们的故事,其中有以下案例与大家共同分享:新接手初一后,中午孩子们在学校午休,我们班午休纪律一直不好,这也一直困牢着我和值班的老师,可以这么说,你只要站在教室里孩子们就比较听话,你一腿在教室内,一腿在教室外,孩子们就嗡嗡的说话,因为人多,你有时根本听不清谁在说话,更有甚者只用咽喉说话根本不张嘴。如果你站在门外,声音更是震耳欲聋。对此我也想了好多方法,但一直收效甚微。我征集家长和孩子们的意见,在又一次午休纪律很乱的情况下,让在学校午休的孩子每人写一份保证书,保证书上是让孩子们做选择题,如果中午违反午休纪律:
3、A是自动终止在校午休;B是家长到学校来午休值班;C是一周内由家长接送回家午休;D这是最后一次机会。当时大部分都选择了D答案,因为事先都与家长们进行了沟通,因此家长们也都同意并签字。记得孩子们写保证书的那天是星期五,而星期一的午休结束后,纪律委员向我报告:李正睿同学午休下位并说话,找这位同学谈话,并拿出了他自己写的保证书,让他再次做了选择题,因为这次已经没有D选项,他这次选了C。下午班会上我依照约定,宣布李正睿从明天开始回家一周午休,班会后我用短信通知其家长。不一会李正睿的妈妈打来了电话问明情况后,他妈妈就给孩子求情,让我再给孩子一次机会,并说她和孩子爸爸这段时间工作都特别忙
4、,没有时间接送孩子回家。我对李正睿的妈妈说,这件事情已经没法更改,我已经在班会上宣布,我也不能失信于其他同学,就这样正睿妈妈也没再说什么。又过了不到十分钟时间,我的电话再次响起,这次是李正睿的爸爸打来的电话,说了很多对孩子教育失职的话,并表明这次一定好好教育孩子,并说孩子也已经知道错误,并保证一定改正,还是让我再给孩子一次机会。到此时此刻,我如果在坚持己见,就太没有人情味了,也会伤了家长的心,我就答应了家长再给正睿一次机会。但是虽然答应了家长我又犯难了,这刚要给孩子们整顿纪律,树立班风,我又要失信于学生,这样做的话,午休纪律不是又回到了原点吗?我该如何做到既不为难家长,又不
5、失信于学生呢?绞尽脑汁最后灵机一动,中午让孩子跟着我吃饭,这样不就既不为难家长,也不失信于学生了吗。周二的中午我把孩子领到我家吃饭,晚上孩子的妈妈给我打电话,感谢我为孩子做的一切,并说排除一切万难也要支持我的工作,随后的几天她自己接送孩子回家午休。自此这件事情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而这一周我班的午休纪律出奇的好,并且得到了值班老师的表扬。但是好景不长,到了第二周星期一中午午休时,我班的八个孩子在班上打“三国杀”,被校长逮了个正着,校长严令级部主任通知我,必须对这几个孩子严肃处理。我当时想我们孩子都写了保证书,还是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做选择题吧,也有家长打电话让我在给孩子一次机
6、会,我于是就讲了孩子李正睿的故事,家长们听后没有再说别的话,只说支持我的工作。这些孩子和家长们有选B的,也有选C的。选B的家长问我到学校值班能不能过几天,我说当然可以,我告诉家长我不是真的要你们来学校值班,主要是让孩子们看到我们教育的决心,也让孩子们感受到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更进一步增强我们全社会对教育的信心和决心。历时好几周时间,对这几个孩子处罚才结束,自此我们班的午休纪律,没有一个孩子说话,他们或是看课外书,或是做作业,或是睡觉,我们班成为午休最好的班级之一。在哪几周里,你也会经常看到家长的身影在我们教室出现。分析与点评:(一)、案例产生的原因:初一学生的年龄一般是从
7、十一二岁。这个年龄阶段在儿童心理学上称之为少年期,它在个体心理发展史上是一个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学生心理发展总的特点是,处在一种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它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冲动性、成熟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矛盾。这个时期突出地表现为一种强烈的独立倾向,他们极力想争得在社会生活中独立自主的地位。他们对自己往往估计过高,事事想自己做主,把自己的见解看成是评价客观事物的标准,对周围成人的话都不轻易相信。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心理上产生了许多新的特殊矛盾,针对这些特点,教师既要尊重他们合理的建议与要求,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