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094951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5
《5.3.2 近代前夜的危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阮市镇中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内容5.3.2近代前夜的危机主备教师李海平总课时数34分课时数1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的前因后果,以及在明清时期出现的社会危机。过程与方法:通过同时期东西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对比,理解盛世危机出现的必然性。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近代前夜的危机”的学习,明白故步自封、愚昧无知不可行,停滞在原有的成绩上不会进步,反而会落后,培养忧患意识。明白清朝的闭关政策是近代中国落伍与世界潮流的重要原因,认识到坚持对外开放是今天的中国重新走上民族复兴道路的重要保障。教学重点
2、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的前因后果。教学难点理解盛世背后危机出现的必然性。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自我修改与评价一、新课导入复习前面学习的明清盛世。“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也许是对明清历史的最好写照。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中国传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无限繁荣,只可惜已然落后于世界发展大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的画卷,去感受那古老帝国的彷徨。体味近代前夜中国的危机!二、新课教学【知识点拨】近代:指中英鸦片战争开始(1840年)到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1949年)这中间的一段时间。近代前夜:明清(鸦片战争前)。【
3、合作探究】(一)重农抑商1.清朝前期,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内仍占主导地位。2.尽管社会上早已出现“工商皆本”的观念,但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出示资料:资料1:康熙帝视察苏州之后认为,当地从事农业的人少,从事工商业的人多,民风奢华。他敦促当地官员努力纠正这种社会现象。雍正帝认为,市场上多一个商人,田地就少一个农民。他多次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资料2:《大清律例》明确规定,矿冶业只限本州县的人经营,“如有别州县民人伙众越境采取,聚至三十人以上”,为
4、首者发配充军。清政府还规定,私人拥有织机不得超过100张,并且每张织机需要纳税银50两,若超过100张织机,则以违反律例来论处,予以惩罚。后来,允许私人拥有织机的数量虽然有所扩大,但仍由官府控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清朝统治者对民间工商业的发展有哪些担忧?2、清政府对民间工商业所采取的措施会有什么后果?(二)闭关锁国“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不是禁绝对外贸易,即只准“公行”中进行,对外人在华活动采取了严格限制的措施。资料1:乾隆末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第一位,人口占世界1/3;农业、手工业、贸易、城市发展等都
5、居于世界先进水平;对外贸易长期出超。资料2:乾隆帝在答复英国使团通商的请求时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英使马戛尔尼邀请大将军福康安观看自己随行卫队的欧洲火器操法,福康安却说:“看亦可,不看亦可。这火器操法,谅来没有什么稀罕!”(1)资料1说明了什么?(2)资料2说明了什么?(3)综合课文和上述资料提供的信息,说说清朝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原因。(4)闭关锁国政策会产生哪些影响?【“闭关锁国”带来的思考】资料1:马克思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
6、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16页。)资料2:邓小平指出:“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90页。)(
7、三)社会危机的表现:1、人口的迅速增长与田地的矛盾突出2、统治集团奢侈腐朽3、各族人民起义不断三、课堂小结【探究历史】依据提供的材料,探究同时期东西方国家的差异。西方中国经济政治外交思想文化发展状态板书设计:演变过程:四口通商,一口通商闭政治方面:竭力维护清王朝统治关原因经济方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思想方面:自满自大的天朝心态政影响:使中国更加闭塞、停滞,在世界潮流中落伍策启示:坚持改革开放政策闭关锁国↓社会危机→中国的落后→近代前夜的危机↑重农抑商教学反思清代对外贸易的历史,大致经历了康熙二十三年开关、乾隆二十二
8、年闭关、道光二十年被迫开关的三个阶段。认识清朝实行闭关政策及其产生的严重后果是了解中国近代前夜危机的一个重要内容。本课通过闭关政策的演变过程、原因分析、重大影响和启示教训等环节的展示交流,从整体上梳理出一条清晰明确的教学线索。基于广泛的阅读,遴选核心史料,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基础。本课通过相关史料还原历史现场,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历史的严谨性、真实性和丰富性。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