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检测试卷新人教版

高中地理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检测试卷新人教版

ID:36063723

大小:2.33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5-03

高中地理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检测试卷新人教版_第1页
高中地理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检测试卷新人教版_第2页
高中地理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检测试卷新人教版_第3页
高中地理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检测试卷新人教版_第4页
高中地理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检测试卷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检测试卷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检测试卷(二)(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2017·苏州市联考)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土地荒漠化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读图回答1~2题。1.下列省区(简称)荒漠化比例最小的是(  )A.青B.宁C.新D.秦2.下列防治草地退化的措施,合理的是(  )①生态退耕 ②开采矿产 ③合理载畜 ④增加水井数量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答案 1.D 2.B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荒漠化比例最小的是陕西省,简称陕或秦。故选D。第2题,防治草地退化的措施应退耕还草、合理放牧,①③正确,故选B。(2017·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

2、)下图为“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某地1978~2013年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造成该地土地利用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人口增加B.气候变化C.产业升级D.道路建设4.该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  )A.旱涝减少B.水源枯竭C.草场退化D.人口外迁答案 3.A 4.C解析 第3题,图示地区1978~2013年,居住用地不断扩大,草地不断减少,是人口增加对居住用地要求不断增加所致。选A正确。第4题,图示地区1978~2013年,居住用地不断扩大,草地不断减少,导致草场退化,当地生态环境受影响。选C正确。(2017·泰州市兴化第一中学月考)左云县位于黄土高原沟壑区,

3、近年实行“农林牧三三制”模式,即通过退耕造林种草,使农、林、牧用地各占可用地三分之一左右,形成以林护农、以草兴牧、以畜肥田的良性循环,同时开展农畜产品加工,走上特色产品开发的富裕之路。据此完成5~6题。5.左云县在实行“农林牧三三制”模式前,较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洪涝C.寒潮D.地震6.左云县拟采取工程措施改善生态环境,下列措施中不合适的是(  )A.保塬工程B.护坡工程C.固沟工程D.填沟工程答案 5.A 6.D解析 第5题,左云县位于黄土高原地区,在实行“农林牧三三制”模式前,较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A对。第6题,左云县拟采取工程措施改善生态环境,实行小流域

4、综合治理,工程措施有保塬工程、护坡工程、固沟工程等,A、B、C合适。没有填沟工程,D不合适,选D。(2018·连云港市期末联考)海南岛1987年森林覆盖率仅约26%,为历史的最低点。读海南岛简图,回答7~8题。7.仅从气候方面考虑,海南岛最易发生土地荒漠化的地点是该岛的(  )A.东部沿海B.西部沿海C.南部沿海D.北部沿海8.海南岛目前森林覆盖率已超过60%,其变化对当地河流的影响是(  )A.河流水位的季节变化显著增加B.河流流量增大,流速加快C.下渗增加,汛期河流洪峰降低D.河流的含沙量增加答案 7.B 8.C解析 第7题,海南岛西部沿海地处夏季风背风坡,降水较东部地区少,故海南岛西部沿

5、海地区土地荒漠化问题尤为严重,故选B。第8题,森林具有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作用,森林覆盖率高,河流水位的季节变化减小,A错误;河流枯水期流量增大,汛期流量减小,B错误;下渗增加,汛期河流洪峰降低,C正确;河流的含沙量减小,D错误。故选C。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现已成为我国沙尘暴四大源地之一。读表及图完成9~10题。年份石羊河年均径流量(108m3)流入民勤年均径流量(108m3)195713.314.64200013.030.989.民勤绿洲水资源最充沛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0.导致上述时期民勤绿洲迅速退化的根源在于(  )A.全球变暖,石羊河水量明显减少B.流域内用水

6、量增加,上游来水减少C.大量地表径流在沙漠地区下渗D.草原破坏使地表径流减少答案 9.B 10.B解析 第9题,由图可知,石羊河为一条内流河,其河流补给主要是来自祁连山的冰川融水,故水源最充沛的季节应在夏季。第10题,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石羊河年均径流量从1957年到2000年并无明显变化,因此导致民勤绿洲迅速退化的原因应主要是流域内用水量增加。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11~12题。11.“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A.自然植被改善B.风力侵蚀减弱C.地下水流向绿

7、洲区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12.“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答案 11.C 12.D解析 第11题,结合材料,在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根据图例读图分析,“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首先是地下水水位下降,所以附近的交错带的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