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052032
大小:259.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4-30
《反装甲弹药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穿甲瞬间。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坦克投入战场开始,兵器设计师们一直致力于开发各种有效的反装甲武器。在反装甲武器的发展史中,反坦克枪、反坦克炮、火箭筒、无后坐力炮、反坦克导弹等先后出场,上演了一幕幕“甲—弹”争风的活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往往更多关注武器,而忘记了一个重要的配角——反装甲弹药。不少初入门的军事爱好者对穿甲弹、破甲弹、碎甲弹等弹种的原理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因此在本文中,笔者试图根据技术发展的轨迹,介绍上述三种反装甲弹药的发展史。长盛不衰——穿甲弹在各种反装甲弹药中,穿甲弹无疑是历史最悠久、使用最广泛的反装甲弹药。它的原理说起来很简单,就和普通的枪弹一样,利
2、用弹丸的动能破坏目标。其特殊的弹头结构加上特别大的动能,使它有能力击穿装甲钢板。在穿甲弹家族中,最早出现的是尖头穿甲弹。其弹头是由淬过火的钢材制作而成的,头部呈尖型,利用巨大的动能撞击目标造成穿透。为了提高击穿装甲的杀伤后效,不少型号在弹丸底部设有一个小的空腔,内部装少量炸药,可以在击穿装甲后爆炸杀伤车内成员(见图1)。这种穿甲弹使用了较长时间,但在使用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它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当击中倾斜的装甲时,弹头非常容易发生跳弹和弹头破碎的现象。这个问题一直困绕着使用者和设计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师们发明了它的进化版本——钝头穿甲弹。这种穿甲弹头部不再是尖锐的,而是平钝
3、的形状,这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发生跳弹。因为弹头变成了钝形,增加了飞行中的空气阻力,所以设计师在其头部增加了一个轻金属制作的尖头风帽,可以在飞行中减小空气阻力。当击中目标后,风帽粉碎,不会影响弹头正常穿甲。1为全口径穿甲弹,2为次口径穿甲弹,3为M735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4为DM33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但是,钝头穿甲弹防止跳弹的性能仍旧不理想,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设计师继续改进,研制出了新一代弹药——被帽穿甲弹。该弹的弹头前有一个由韧性好的合金制作的“帽子”,当炮弹击中目标时,被帽可以让弹头“粘”在弹着点上防止发生跳弹。被帽在撞击装甲并破损的同时,也给装甲表面造成一定的损坏,有
4、利于完整的尖形弹体继续穿甲。在被帽前面也有一个减小阻力的风帽,因此该弹也被称为风帽被帽穿甲弹。这种穿甲弹对付有倾斜角的装甲、特别是经过表面硬化处理的装甲效果较好,所以从二战到战后初期一直是反坦克火炮的主用弹种。面对穿甲弹性能的不断提高,作为“盾”的一方——坦克的装甲——也变得越来越厚。在二战初期,各国的主力坦克都是轻型坦克,正面装甲厚度很少有超过25毫米的,而到了二战后期,作为战场主力的中型坦克首上装甲厚度普遍超过了60毫米,而重型坦克的装甲厚度更是惊人,德国“虎王”重型坦克、苏联的IS-2重型坦克前装甲厚度都达到了100毫米以上,而“菲迪南”坦克歼击车的前装甲厚度更是达到了空前的
5、200毫米。面对不断增厚的坦克装甲,传统结构的穿甲弹要提高穿甲能力,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大动能,这就需要更大的口径、更大的初速……这样一来,反坦克火炮的体积也变得愈加庞大。显然,这种直线思维并不能解决问题。那么,有没有别的方式能提高弹丸的初速和动能呢?设计师们在弹丸的结构上动起了脑筋。他们用轻金属外壳包裹一个相对较细,但是用硬质合金比如碳化钨制作的弹芯,由此诞生了一种新的穿甲弹——高速穿甲弹。这种弹药内部没有炸药,纯粹靠动能摧毁目标。因为弹体除了弹芯外都用轻金属制作,所以在同等口径、同等发射药量的情况下可以得到更高的初速。例如德国“虎”式重型坦克的88毫米L56炮配用的88毫米Pzgr
6、40高速穿甲弹,弹头重4.9公斤,初速达到了930米/秒,而同口径的Pzgr39被帽穿甲弹初速只有733米/秒。更高的初速意味着击中目标时的动能也更大,穿甲能力也更强。同样拿“虎”式坦克的穿甲弹举例:Pzgr39被帽穿甲弹在500米距离上对30°倾斜均制装甲的穿深为110毫米,而同样距离上Pzgr40高速穿甲弹则达到了156毫米。但是这种高速穿甲弹也有缺点,为了追求高初速,不得不尽可能降低弹丸质量,这样弹丸虽然在近距离拥有很大的穿甲深度,但距离一远,风偏和速度衰减的情况要比弹丸更重的传统穿甲弹更加严重。所以高速穿甲弹的射击精度和穿深随着射击距离的增大而迅速变差。但是,当高速穿甲弹发
7、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技术瓶颈又一次出现了——为了进一步提高初速,要么继续减轻弹丸质量,但这样精度和穿深随距离衰减的问题会更加严重;要么增大弹丸口径,增加火炮药室容积,但这样一来火炮的结构又会庞大,而且在弹丸飞行过程中,外面的轻金属外壳就是没有意义的“死重”,增大口径显然会进一步增加“死重”,反而会降低初速。这种技术上的矛盾到了二战末期被英国人解决了。他们在著名的17磅反坦克炮上使用了一种新弹药——次口径脱壳穿甲弹。这种穿甲弹可以认为是在高速穿甲弹的基础上去掉了风帽后进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