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1.2地球仪和经纬网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上册1.2地球仪和经纬网教学设计

ID:36045921

大小:2.20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1

七年级地理上册1.2地球仪和经纬网教学设计_第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1.2地球仪和经纬网教学设计_第2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1.2地球仪和经纬网教学设计_第3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1.2地球仪和经纬网教学设计_第4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1.2地球仪和经纬网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上册1.2地球仪和经纬网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地球仪,了解地球仪上经线、纬线的特点,以及特殊的经线、纬线。2.掌握经度和纬度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3.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地理位置。二、过程与方法演示法、讲授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地球仪和经纬网,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2.能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地理位置,逐渐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经度纬度的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教学难点】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地理位置。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师: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我

2、们在生活中,要经常对地球进行研究,研究它表面分布哪些地理事物,这些事物又有怎样不同的特征,研究它的大小,它的运动,但是地球体积又非常庞大,那么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工具呢?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地球仪。(展示地球仪)师:地球仪包括哪几部分理解学习以及研究中需要地球仪。大体理解地球仪的外形。二、授课与活动(课件显示标题: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阅读教材第6页,读图1-2-1,填出大屏幕上的有关地球仪的地理事物的名称。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及特征,形象直观,一目了然。活动:1.找出地轴、南极、北极和赤道。2.拨动地球仪,说说地轴和两极是怎样确定的。3.看看地球仪上

3、纵横交织的网格线,说说它们有什么用处。经线和经度阅读教材第7页,找出经线的定义、方向。什么是本初子午线,并能在图上找出本初子午线的位置。东经用E表示,西经用W表示。出示本初子午线、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图片拓展学生的视野。东西半球的划分:通过对地球仪各个部分的认知,增强理解。通过探讨,锻炼学生质疑精神和表达能力,并感受地球仪的作用。让学生在图中找出我们中国在哪个半球。(东半球)课件出示思考题:东西半球分界线是西经20°经线和东经160°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为什么没有选0°经线和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后让学生积极的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老师进行及时

4、的点评。纬线和纬度阅读课本第8页,结合图1-2-6,找出纬线的定义、方向。让学生知道最长的纬线是哪条。(赤道)出示图片:位于厄瓜多尔首都基多附近的赤道纪念碑。让学生阅读图1-2-7,找出南北纬的划分以及各自的范围、表示方法。让学生读课本第9页,结合图1-2-8,找出并掌握高中低纬的划分依据。经线和纬线的比较(学生独立完成表格)让学生通过教材明白东西经度的划分及范围。让学生通过读图,知道东西半球划分的依据。(东经160度西经20度组成的经线圈)经线纬线方向长度形状经纬网学生阅读课本9-10页,结合图1-2-9,找出什么叫经纬网,经纬网的作用是什么。展示图1-2-10,让

5、学生通过读图,找出北京的经纬度。活动:制作地球仪在乒乓球、吹塑纸、橡皮泥、气球等材料中任选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制作一个简易地球仪,并标出赤道、南极、北极等。三、布置作业学生自主完成教材中的课后活动。四、课堂小结1.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轴假想的地球旋转轴。北极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赤道地球表面与南北极点距离相等且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南极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2.经线: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的半圆形的弧线,叫作经线,又称子午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西经20°经线和东经160°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3.纬线:在地球仪上,我们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

6、做纬线。开拓学生视野。通过阅读教材,掌握地理知识点。通过表格归纳知识,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最长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4.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教学小结【板书设计】一、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二、经线和经度三、纬线和纬度四、经纬网【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很大体现,如读图、探究、制作地球仪等,学生积极性高。课堂上,只有学生亲自动手了、参与了、体验了,他对知识的认知才会更深刻。只要教材研究的透、教学设计的好,教师不必喋喋不休。借助多媒体能很好的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体会科学

7、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