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王静

《杨氏之子》王静

ID:36042232

大小:13.8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4-29

《杨氏之子》王静_第1页
《杨氏之子》王静_第2页
《杨氏之子》王静_第3页
《杨氏之子》王静_第4页
《杨氏之子》王静_第5页
资源描述:

《《杨氏之子》王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乌市第四十七小学王静教材简介《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也是我国第一部志人小说,在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这篇文言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故事大意是这样的: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

2、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杨氏之子》这个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通过记叙杨氏之子在招待客人时机敏而巧妙地应答,不仅使一个聪慧机智的杨氏之子的形象跃然纸上,而且文言文语言的简要与精当也得到清晰地凸显。教学目标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家禽”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感受文言文的韵味。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教学难点读懂全文,感受杨氏之子应答的巧妙聪慧。教学

3、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查找、收集有关《世说新语》及刘义庆的资料。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穿越”引入,激发兴趣:1、“穿越”:2011年最火的词是什么?非穿越莫属,今天我们就一起穿越到古代。古代的语言精炼简洁,我在古文中叫“吾”,你在古文中怎么讲?——汝问你吃过饭了没有叫——饭否,很好很好就是——善哉善哉,说这个孩子可以教育,可以培养就说——孺子可教也。2、“文言文”:刚才我们说的语言就是文言,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是文言文(板书:文言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里的一篇文章,板书课题:杨氏之子。3、“解题”

4、:题目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课题中的孩子姓杨,他是杨氏之子,你姓什么,你就是——二、反复朗读,读中添趣:1、通读课文 (出示故事)同学们喜欢这个故事吗?现在让我们赶紧一起来试着读读课文吧!(课件出示自读要求)师: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课文中的字音都读准了吗?检查字音:诣为设果未闻2、读出停顿师:你们都读得非常认真,老师情不自禁也想读一读,好不好?(师范读)师:老师读得好吗?觉得好在哪里?(学生自由回答)(课件出示标有停顿的课文)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

5、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请同学们按照这样的停顿方法,并且用气息连词,自己再试着读一读课文。指名读,齐读。(强调家∕禽这个词过去与现在的意思不同。)3、读懂故事师:那杨氏子何许人也?课文中怎么介绍的?出示句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1)读句理解意思。(2)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注释理解意思是学习古文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板书:注释剩下的四句话,请同学们一边读句子一边借助注释来理解意思。师:你们读懂哪些句子的意思啦?学生汇报。师说意思,生来读句子。增加难度,采用对歌的形式来读课文:杨氏子何许人也?为何设果

6、?孔如何言?儿又如何答?4、读出味道现在我们配上舒缓的音乐再来读课文,把古文的韵味读出来。【设计理念: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读,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做到时和量的保证。】三、斟字酌句,寻找生趣:1、引出精彩对话。师:后人读这篇古文,认为最精彩、吸引人的是杨氏子与孔君平的对话。出示对话,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你读懂他们两人的话外之意了吗?杨氏之子也巧用姓氏作答,让我们来读读这精妙的回答。分角色读对话。2、探究“甚聪惠”。杨氏子的话外之意使孔君平无言以对,心中不得不承认:(

7、出示)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齐读从对话中,你们还从哪里看出杨氏子甚聪慧?(抓住应声一词)还可以换成什么词?师生学着孔君平与杨氏子的自来对话。惠是通假字,跟智慧的慧是一个意思。那课文为什么不直接用智慧的慧呢?学生查字典,找出“惠”的意思。(出示):1、仁慈2、柔顺3、跟“慧”相通,意思是聪明。师:仁慈、柔顺合起来就是说有礼貌、有教养,说话做事得体,那你们还从哪些词句看出来杨氏子有礼貌、有教养?(从这几点来预设:未设果、夫子、未闻)善哉善哉,杨氏子迅速巧妙地婉转应答使孔君平不得不叹服:(出示)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3、续写对话。孔君平

8、听到杨氏子如此巧妙聪慧的回答,心中不禁暗暗在心里夸赞杨氏子,请问孔君平如何夸赞杨氏子?而杨氏子又会如何谦虚又得体地回答呢?(可以用白话文写,也可以用文言文写。)(出示)孔君平笑曰:“____________。”儿拱手答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