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外科学篇

ID:36039883

大小:159.5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9-05-01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外科学篇_第1页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外科学篇_第2页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外科学篇_第3页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外科学篇_第4页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外科学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外科学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 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考试重点】  外科著作及学术流派  1.外科发展简史  (1)《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膏梁之变,足生大丁(丁与疔同)”等,并最早提出用截趾手术治疗脱疽。  (2)两晋、南北朝时期,由龚庆宣所撰的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问世。  (3)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记载了许多简易有效的医方与外治方法。他提出用海藻治瘿,是世界上最早应用含碘食物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记载。提出用狂犬脑组织外敷伤口治疗狂犬咬伤,开创了用免疫法治疗狂犬病的先河。  (4)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记载了用葱管导尿治疗尿潴留和用动物肝脏治疗

2、夜盲症。  (5)陈司成的《霉疮秘录》是我国第一部梅毒病专著。  (6)吴师机的《理瀹骈文》,载方1500余首,以膏药疗法为主,治病范围遍及内、外、妇、儿、伤、五官等科。  2.明清时期外科学术流派  中医外科学历史上最具影响的学术流派是明清时期的正宗派和全生派、心得派。  (1)“正宗派”以明·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为代表。其重视脾胃,主张应用外治法和进行外科手术。  (2)“全生派”以清·王维德的《外科全生集》为代表。其主要学术思想为“阴虚阳实”论,创立了外科证治中以阴阳为核心的辨证论治法则,并主张“以消为贵,以托为畏”,  (3)“心得

3、派”以清·高锦庭《疡科心得集》为代表。将温病学说引入外科病证治,用三焦辨证揭示了外科病因与发病部位的规律,指出:“疡科之症,在上部者,俱属风温风热,风性上行故也;在下部者,俱属湿火湿热,湿性下趋故也;在中部者,多属气郁、火郁,以气火俱发于中也。”第二单元 中医外科学命名、基本术语及病因病理 【考试重点】  疾病命名原则  1.疾病命名原则  外科疾病的命名虽然繁多,但从其命名方法来看,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一般是依据其发病部位、穴位、脏腑、病因、形态、颜色、特征、范围、病程、传染性等分别加以命名的。  以部位命名者,如乳痈、子痈、对口疽等。 

4、 以穴位命名者,如人中疔、委中毒、膻中疽等。  以脏腑命名者,如肠痈、肝痈、肺痈等。  以病因命名者,如破伤风、冻疮、漆疮等。  以形态命名者,如蛇头疔、鹅掌风等。  以颜色命名者,如白驳风、丹毒等。  以疾病特征命名者,如烂疔、流注、湿疮等。  以范围大小命名者,如小者为疖,大者为痈等。  以病程长短命名者,如千日疮等。  以传染性命名者,如疫疔等。  另外,两种命名方法同时应用者也经常存在,如乳岩、肾岩翻花等,既含有部位,又具有疾病的特征。  2.基本术语  疡:又称外疡,是指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疡科即外科。  疮疡:广义上是指一切体表

5、外科疾患的总称;狭义是指发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肿疡:指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  溃疡:指一切外科疾病溃破的疮面。  胬肉:疮疡溃破后出现过度生长高突于疮面或暴翻于疮口之外的腐肉,称为胬肉。  痈:痈者,壅也。指气血被邪毒壅聚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一般分为外痈和内痈两大类。外痈是指生于体表皮肉之间的化脓性疾患;内痈是生于脏腑的化脓性疾患。  疽:疽者,阻也。指气血被毒邪阻滞而发于皮肉筋骨的疾病。常见的有有头疽和无头疽两类。有头疽是发生在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痈。无头疽是指多发于骨骼或关节间等深部组织的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

6、医的骨髓炎、骨结核、化脓性关节炎等。  应指:指患处已化脓(或有其他液体),用手按压时感觉内有波动感。  护场:指在疮疡的正邪交争中正气能够约束邪气,使之不至于深陷或扩散所形成的局部作肿范围。有护场说明正气充足,疾病易愈;无护场说明正气不足,预后较差。  痰:足指发于皮里膜外、筋肉骨节之间,或软或硬,或按之有囊性感的包块,属有形之痰,多为阴证。临证中以痰取名的疾病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类:一类是疮痨性病变如流痰、子痰等;一类是囊肿性病变如痰包、痰核等。还有一些疾病虽不以痰命名,但其病因与痰有关,如气瘿、肉瘿等。  结核:足泛指一切皮里膜外浅表部位

7、的病理性肿块。非指西医之结核病。如形容瘰疬肿大之淋巴结为“结核累累,有如串珠”,描述乳房内肿块性疾病之“乳中结核,形如梅李”等。  五善:“善”就是好的征象,在病程中出现善的症状表示预后较好。“五善”包括心善、肝善、脾善、肺善、肾善。  七恶:“恶”就是坏的征象,在病程中出现恶的症状表示预后较差。“七恶”包括心恶、肝恶、脾恶、肺恶、肾恶、脏腑败坏、气血衰竭(脱证)。  顺证:“顺”就是正常的征象,但并不是指生理功能的正常情况。外科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按着顺序出现应有的症状者,称为“顺证”。  逆证:“逆”就是反常的征象,外科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

8、不以顺序而出现不良的症状者,称为“逆证”。第三单元 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考试重点】  外科疾病发病病机第一节 致病因素  1.外感六淫致病  风、寒、暑、湿、燥、火  2.情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外科学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 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考试重点】  外科著作及学术流派  1.外科发展简史  (1)《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膏梁之变,足生大丁(丁与疔同)”等,并最早提出用截趾手术治疗脱疽。  (2)两晋、南北朝时期,由龚庆宣所撰的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问世。  (3)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记载了许多简易有效的医方与外治方法。他提出用海藻治瘿,是世界上最早应用含碘食物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记载。提出用狂犬脑组织外敷伤口治疗狂犬咬伤,开创了用免疫法治疗狂犬病的先河。  (4)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记载了用葱管导尿治疗尿潴留和用动物肝脏治疗

2、夜盲症。  (5)陈司成的《霉疮秘录》是我国第一部梅毒病专著。  (6)吴师机的《理瀹骈文》,载方1500余首,以膏药疗法为主,治病范围遍及内、外、妇、儿、伤、五官等科。  2.明清时期外科学术流派  中医外科学历史上最具影响的学术流派是明清时期的正宗派和全生派、心得派。  (1)“正宗派”以明·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为代表。其重视脾胃,主张应用外治法和进行外科手术。  (2)“全生派”以清·王维德的《外科全生集》为代表。其主要学术思想为“阴虚阳实”论,创立了外科证治中以阴阳为核心的辨证论治法则,并主张“以消为贵,以托为畏”,  (3)“心得

3、派”以清·高锦庭《疡科心得集》为代表。将温病学说引入外科病证治,用三焦辨证揭示了外科病因与发病部位的规律,指出:“疡科之症,在上部者,俱属风温风热,风性上行故也;在下部者,俱属湿火湿热,湿性下趋故也;在中部者,多属气郁、火郁,以气火俱发于中也。”第二单元 中医外科学命名、基本术语及病因病理 【考试重点】  疾病命名原则  1.疾病命名原则  外科疾病的命名虽然繁多,但从其命名方法来看,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一般是依据其发病部位、穴位、脏腑、病因、形态、颜色、特征、范围、病程、传染性等分别加以命名的。  以部位命名者,如乳痈、子痈、对口疽等。 

4、 以穴位命名者,如人中疔、委中毒、膻中疽等。  以脏腑命名者,如肠痈、肝痈、肺痈等。  以病因命名者,如破伤风、冻疮、漆疮等。  以形态命名者,如蛇头疔、鹅掌风等。  以颜色命名者,如白驳风、丹毒等。  以疾病特征命名者,如烂疔、流注、湿疮等。  以范围大小命名者,如小者为疖,大者为痈等。  以病程长短命名者,如千日疮等。  以传染性命名者,如疫疔等。  另外,两种命名方法同时应用者也经常存在,如乳岩、肾岩翻花等,既含有部位,又具有疾病的特征。  2.基本术语  疡:又称外疡,是指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疡科即外科。  疮疡:广义上是指一切体表

5、外科疾患的总称;狭义是指发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肿疡:指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  溃疡:指一切外科疾病溃破的疮面。  胬肉:疮疡溃破后出现过度生长高突于疮面或暴翻于疮口之外的腐肉,称为胬肉。  痈:痈者,壅也。指气血被邪毒壅聚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一般分为外痈和内痈两大类。外痈是指生于体表皮肉之间的化脓性疾患;内痈是生于脏腑的化脓性疾患。  疽:疽者,阻也。指气血被毒邪阻滞而发于皮肉筋骨的疾病。常见的有有头疽和无头疽两类。有头疽是发生在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痈。无头疽是指多发于骨骼或关节间等深部组织的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

6、医的骨髓炎、骨结核、化脓性关节炎等。  应指:指患处已化脓(或有其他液体),用手按压时感觉内有波动感。  护场:指在疮疡的正邪交争中正气能够约束邪气,使之不至于深陷或扩散所形成的局部作肿范围。有护场说明正气充足,疾病易愈;无护场说明正气不足,预后较差。  痰:足指发于皮里膜外、筋肉骨节之间,或软或硬,或按之有囊性感的包块,属有形之痰,多为阴证。临证中以痰取名的疾病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类:一类是疮痨性病变如流痰、子痰等;一类是囊肿性病变如痰包、痰核等。还有一些疾病虽不以痰命名,但其病因与痰有关,如气瘿、肉瘿等。  结核:足泛指一切皮里膜外浅表部位

7、的病理性肿块。非指西医之结核病。如形容瘰疬肿大之淋巴结为“结核累累,有如串珠”,描述乳房内肿块性疾病之“乳中结核,形如梅李”等。  五善:“善”就是好的征象,在病程中出现善的症状表示预后较好。“五善”包括心善、肝善、脾善、肺善、肾善。  七恶:“恶”就是坏的征象,在病程中出现恶的症状表示预后较差。“七恶”包括心恶、肝恶、脾恶、肺恶、肾恶、脏腑败坏、气血衰竭(脱证)。  顺证:“顺”就是正常的征象,但并不是指生理功能的正常情况。外科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按着顺序出现应有的症状者,称为“顺证”。  逆证:“逆”就是反常的征象,外科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

8、不以顺序而出现不良的症状者,称为“逆证”。第三单元 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考试重点】  外科疾病发病病机第一节 致病因素  1.外感六淫致病  风、寒、暑、湿、燥、火  2.情志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