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1.4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1.4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ID:36038265

大小:456.5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4-29

七年级地理1.4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地理1.4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地理1.4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地理1.4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七年级地理1.4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1.4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学会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判别地形和地势特征。2.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某个地点的高程。3.能够绘制简单的地形剖面图。4.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这五种陆地地形。二、过程与方法在绘图过程中,通过教师指点、小组互动合作等形式,学会搜集、查阅资料并进行整理、加工的方法,建立起地理事物空间方位概念。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地形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2.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四、重点难点重点:等高线形态与地

2、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形种类。教学过程新课导入  展示《中国地形图》,让学生找出珠穆朗玛峰,问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4.43米,可是在青藏高原上的人说珠穆朗玛峰高4000米,请你解释一下原因。自主学习一、等高线地图1.什么是海拔和相对高度?答案: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2.什么是等高线地形图?答案: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就是等高线地形图。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3、等高线密集区和稀疏区的坡度有什么差异?答案:密集区坡度大,稀疏区坡度小。4.等高线地形图上,主要有哪些不同的地形部位?答案:山峰、山脊、山谷、陡崖等。二、分层设色地形图1.什么是分层设色地形图?答案: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的颜色,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2.陆地表面主要有哪五种地形类型?答案: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三、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有什么作用?答案: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成的,

4、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教学合作探究活动 等高线地形图1.写出下图中甲地的海拔和相对于乙地的高度是多少?过程探究答案:甲地海拔为1000米,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500米。2.等高线的绘制方法。(利用橡皮泥制作等高线模型,在上面绘制等高线)3.不同地形部位的判读。活动设计:教师让每个学生带一块橡皮泥(核桃或鸡蛋大小的一块即可),制做成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部位模型,在假设的各海拔上用小刀或细线将地形模型沿水平方向切断,然后将每一层的外轮廓线按其镶套关系描绘

5、在一张白纸上。制作过程最好由学生参考教材上的等高线绘制过程,独立完成,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可进行提示和指导。教师可以出示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和地貌素描图,让学生对照观察。【精讲点拨】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特点:等高线凸向低处表示山脊,等高线凸向高处表示山谷;两个山顶之间是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陡崖。课堂小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定要明白什么是海拔和相对高度,准确地认识到二者的区别。学会如何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及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正确地识别山脊、山谷、山峰、陡崖等不同的地形部位。结教学过程课堂检测1.小强

6、与爷爷一起去郊游,爷爷提出要登山望远。小强查看了该山体部位的等高线地形图(如下图),发现有两条路可以上下山。下列符合实际的选项是( A )A.为了让爷爷上山不会太累,应选择从C→AB.为了让爷爷上山不会太累,应选择从B→AC.为了尽快到达山顶,应选择从C→AD.为了既快速又省力,应选择从B→A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2~4题:2.图中①~④的地形部位名称依次是( B )                           A.山脊、山峰、陡崖、山谷B.山峰、山脊、山谷、陡崖C.山谷、陡崖、山峰

7、、山脊D.陡崖、山谷、山脊、山峰3.乙河干流流向大致是( C )A.从西向东流B.从东南向西北流C.从北向南流D.从西南向东北流4.甲村所在虚线区域内的地形类型是( A )A.盆地B.丘陵C.高原D.山地5.最能直观表示地面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地图是( B )A.分层设色地形图B.地形剖面图C.经纬网地图D.等高线地形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