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翼萧氏世系源流简考

凤翼萧氏世系源流简考

ID:36038210

大小:18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4-30

凤翼萧氏世系源流简考_第1页
凤翼萧氏世系源流简考_第2页
凤翼萧氏世系源流简考_第3页
凤翼萧氏世系源流简考_第4页
凤翼萧氏世系源流简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凤翼萧氏世系源流简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凤翼萧氏世系源流简考萧蔚林在我们萧氏众多支派中,福建南部地区的凤翼萧氏可谓是萧氏一大宗派,枝繁叶茂,子孙遍布闽台海外,是实至名归的大族,在现在交通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想必我们大部分萧氏宗亲对凤翼萧氏都有所耳闻。当然,虽然大族一般都会资料丰富,谱史完善,但大族也有很多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合宗”问题严重,这个包括被其合宗和攀附其族的宗支,而问题最让人头疼的地方就是体现在族谱中错综复杂的世系源流,致使整个大宗内部及其他支系谱史混乱,这是谱史资料的一大通病。凤翼萧氏一族自然也是如此,内部有很多问题需待解决。在此之前有不少凤翼宗亲和其

2、他萧氏谱牒专家撰文考证,对问题都有深入考究,引经据典,得出了不少十分可贵而让人信服的结果,但对于有一些问题则并没有去考查对错,而是按照各自的族谱照搬,当然可能最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发现其谬误。年前,厦门萧锡鸿宗长嘱托我为《世界萧氏》杂志写一篇关于凤翼萧氏相关问题的考证文章,我作为赣南人,又非凤翼族人,再加上手中凤翼萧氏族谱不多,心中着实没谱,但既然蒙锡鸿宗长厚爱,那么我就在此对凤翼萧氏一族的问题阐述一下我的看法,仅作抛砖引玉之用,如有谬误,还望凤翼萧氏一派宗亲莫要怪罪。我这篇文章主要是指出一下凤翼萧氏的世系源流中存在的合宗问题,尽

3、量理顺这些世系,纠正谬误,正本清源。正宗的凤翼萧氏皆出自唐僖宗朝刺史萧曦公,公字德卿,于唐中和元年881年入闽居长乐县前大鳖坑,此后繁衍出了此一大派。而凤翼非人名非地名,非官爵更非赐封,那么为么这支萧氏冠称凤翼呢?根据清嘉庆《凤翼谷山宗谱·重建温陵凤翼萧氏大宗祠序(康熙间)》云:“潢公肇基蒲岱,科甲蝉联,复同淘公支裔由蒲抵泉,占籍温陵,子孙荣盛,支分各邑,诗书甲地,蔚为华宗。示现庵乃泉山讲学之席,萧厝园为子孙聚族之区,既得卜乎温陵福地,美号曰凤凰展翼。世竞传之,人争幕焉……”;又据清嘉庆《凤翼萧氏大宗谱序》云:“曦公也立庙长乐

4、,衍派蒲岱,分支泉郡,卜宅萼辉,美号凤凰展翼,而子孙渐衍渐析,分居晋、南、惠、同、安、永、德,子姓蕃昌……自明季而后,兵燹频仍,祠宇产业荡然……”,另网上[蘭陵谱牒

5、福建晋江萧氏宗祠及萧氏源流]的说法是:宋时萧氏在泉州十分兴盛,至有“萧半城”之称,合族建祠堂于城中,“清源高插,桩楼卓侍,屏障远列于后,鼓旗飞动于前,如鸾之飞,如凤之舞”,祠因其形胜而称“凤翼”。而由泉所传支派悉以“凤翼衍派”为号。以上内容必有考究,大同小异,由此可见“凤翼”之号来源于宋朝,因泉州曦公子孙合族所建宗祠形如凤翼,故此后曦公位下的泉州各支皆以凤翼萧氏称

6、,各支宗祠都袭称“凤翼祠”,因此“凤翼萧氏”就这样形成并随后世发展而名扬海内外。值得一提的是,闽台地区对于萧王爷即萧太傅的神灵信仰,也是出自凤翼萧氏大本营的泉州(古称温陵),至今在泉州市鲤城区南门水巷末端有着主奉萧王爷的富美宫,这是萧王爷的总神坛。根据陈彦军的大作《儒臣与神明之际—漫话萧望之及萧太傅信仰》载:“据故老传闻,萧氏族人所建的崇奉萧太傅的原始富美宫就在富美渡头的大榕树旁,规模只有一个土地庙大小”。如今萧王爷信仰遍布闽台海外,其殿富美宫也在各地分坛建立,很明显“凤翼祠”和“富美宫”都是萧氏文化兴盛的招牌,而泉州地区的凤

7、翼萧氏一族对于萧氏文化的传播和光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在转入正题,根据泉州境内多支可以确定是出自凤翼萧氏一族的老谱记载,其世系源流基本都一样,大同小异,世系总图如下各图所示:图1:曦公上源珩字时章─①倣┬廪公字富侯─英字绪红┬晔公└膺公└曦公─→转图2首先,要解决的是凤翼萧氏入闽始祖萧曦公的上源问题,根据图1,很明显①以上这个上源世系错漏皆有,明显不可信,即使勉强将珩定为南海王珣,那么其下世系也应当是:珣─钧─灌─嵩─华─悟─倣,至倣也阙了五世,这个世系史书明载,问题不大,今后纠正便可;但将萧膺作倣之子,曦公之父光禄寺萧英

8、作倣公之孙等这几个问题则需要好好考究。第一点,按照老谱,英公是廪公之子,而近现代有人也考证到了《新唐书》中的廪公生三子萧顷字子登(有误作须)、萧顼字子益、萧熲字子光(有误作颖),所以萧英字绪红不可能是廪公之子,即使勉强将“英”当为“颖”之音误,也就是当成萧熲接廪公(安溪高山谱已经这样),但根据萧曦881年任刺史时入闽,即使其31岁时为刺史那也就是出生于850年左右,而宰相萧顷生于862年,那么其弟萧熲就更晚了,这样萧熲根本不可能是曦公之父萧英,所以英不可能是熲,也就是说英不可能是廪之子。第二点,因为第一点不符合生年,那么近现代

9、就出现了将萧英接萧膺的情况。虽然《新唐书》及《旧唐书》都只说倣公仅子廪,但按照《新唐书·101卷》云:倣“敕诸子缮补残书”,《十国春秋·卷63》:萧益,故唐相倣之孙也,大有初[928]累官崇文使。大有十五年即公元942年,会崇文使萧益问疾,帝以其事访之,益执立嫡以长之义甚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