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夯基提能卷4水圈与水体运动(含解析)

2019高考地理夯基提能卷4水圈与水体运动(含解析)

ID:36034896

大小:1.39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02

2019高考地理夯基提能卷4水圈与水体运动(含解析)_第1页
2019高考地理夯基提能卷4水圈与水体运动(含解析)_第2页
2019高考地理夯基提能卷4水圈与水体运动(含解析)_第3页
2019高考地理夯基提能卷4水圈与水体运动(含解析)_第4页
2019高考地理夯基提能卷4水圈与水体运动(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地理夯基提能卷4水圈与水体运动(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夯基提能卷4 水圈与水体运动夯基提能卷④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泾惠渠灌区是一个从泾河自流引水的大型灌区(引水主要用于农作物灌溉),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是我国典型的渠井结合多水源灌区。读泾惠渠灌区水循环系统示意图,回答1~3题。1.下列关于泾惠渠灌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只参与陆地内循环 ②只参与海陆间循环 ③可促进灌区水分和热量平衡 ④使灌区地表总体趋于平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C解析:灌区地下水与河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泾河为外流河,据此可判断灌区内的水还参与海陆间循环;灌区的水循环可以促进灌区水分和热量平衡;灌区水循环过程中

2、流水不断侵蚀、搬运和堆积,使地表总体趋于平坦。2.泾惠渠灌区引河流水灌溉(  )A.不能改变大气降水的天然分配B.加大了灌区地下水水位变化幅度C.增加了灌区原有的水循环强度D.改变了灌区水循环的类型答案:C解析:泾惠渠灌区通过引水工程使河流水进入灌区,改变了大气降水的天然分配;灌区引河水灌溉,补充地下水,使干旱时地下水水位不至于下降太多,减小了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幅度;水量增加加大了灌区原有的水循环强度;泾惠渠灌区的地理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灌区水循环类型依旧包括海陆间循环与陆地内循环。3.有人建议泾惠渠灌区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减少高耗水作物的种植,从而达到节省灌区用水的目的。

3、这种做法将使灌区(  )A.作物蒸腾水量减少B.大气降水量增加C.地下水水量增加D.地表径流量增加答案:A解析:高耗水作物的减少使灌区作物蒸腾水量减少;灌区大气降水量主要与大气环流有关;减少高耗水作物的种植,会使灌区引水量减少,下渗水量减少,地下水水量减少;减少高耗水作物的种植会使灌区用水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减少。[2019·河南洛阳质检]中科院院士王光谦表示,在大气边界层到对流层范围内存在稳定有序的水汽输送通道,可将其称为“天河”,基于大气空间的跨区域调水模式就是“天河工程”。这一项目将通过对大气中水汽含量及“迁徙”路线的监测,掌握水汽“迁徙”规律,并在有条件的地区进行

4、人工干预,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局面。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天河工程”有望每年在青藏高原的三江源、祁连山、柴达木地区分别增加降水25亿、2亿和1.2亿立方米,中远期有望实现每年跨区域调水50亿立方米。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6题。4.“天河工程”实现跨区域调水的主要手段是(  )A.改变大气环流B开渠引水C.人工增雨D.修建储水设施答案:C解析:从材料看,“天河工程”利用的是大气中的云、水资源,因此人工干预的主要手段是人工增雨。5.“天河工程”的推进面临的问题最有可能是(  )A.人工降雨难度大B.资金短缺C.掌握水汽“迁徙”规律D.施工难度大答案:C解析:根据材

5、料可知,“天河工程”的推进需要在充分掌握水汽“迁徙”规律的前提下,在合适的地区、合适的条件下实施人工增雨,所以“天河工程”推进面临的问题最有可能是掌握水汽“迁徙”规律。6.“天河工程”选择青藏高原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该地区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B.地广人稀,移民人数少C.经济欠发达,水资源需求少D.植被茂密,涵养水源的能力高答案:A解析:青藏高原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天河工程”可增加该地区的年降水量,使源自该地区的河流年径流量增大,进而缓解河流流经地区的水资源紧张状况。[2019·福建莆田检测]近年来海洋地理学家研究发现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海冰

6、的进退:冰进(海冰较往常增多)会导致狭窄的海峡水流通量减少,海峡西侧水位增高,北上水流增加。冰退则相反。下图的德雷克海峡内一年365天,风力都在8级以上。读下图,完成7~9题。7.图示海峡的冰进现象会出现在(  )A.2月B.5月C.9月D.12月答案:C解析:德雷克海峡的冰主要来自于南极洲,9月份南极气温升高,冰雪融化,部分冰川断裂形成冰山,随着洋流漂移到德雷克海峡,发生冰进现象;3月份南极气温降低,冰山变少,形成冰退现象。8.该海峡发生冰进时,短期内将导致图中区域(  )A.赤道附近海域东西温差增大B.赤道向南极输送的热量减少C.澳大利亚东岸地区降水减少D.南美大陆

7、西岸地区降水增加答案:A解析:德雷克海峡发生冰进,会导致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减少,海峡西侧水位增高,北上水流增加,使秘鲁寒流势力增强,导致赤道附近海域东西温差增大,A对。赤道与南极地区的热量交换更加紧密,B错。东澳大利亚暖流增强,沿岸地区降水增多,C错。南美洲大陆西岸地区降水量减少,D错。9.下列叙述不属于德雷克海峡波涛汹涌原因的是(  )A.南极大陆的干冷空气与美洲大陆相对湿暖的气流南北交换B.极地东风和中纬西风在海峡中部会合C.太平洋、大西洋在这里交汇,水域面积窄,狭管效应明显D.水面对风力的阻挡作用小,风浪大答案:D解析:南极大陆的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