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课难忘九一八

14课难忘九一八

ID:36029768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29

14课难忘九一八_第1页
14课难忘九一八_第2页
14课难忘九一八_第3页
资源描述:

《14课难忘九一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  题(人教版初二历史上册)第14课 难忘九一八课型新授教 学 目 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基础知识: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九一八事变经过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

2、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的学习是,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教 材 分 析教学重点1. 九一八事变。2. 西安事变。教学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意义。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分析归纳、讨论、讲述、读图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 学 教 程教学内容预设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一. 导入新课

3、:(约5分钟)二. 讲授新课:(约30分钟)(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大屏幕展示长城图片)问题:万里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那样的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大家还记得长城是何时修建的,修建的目的是什么呢?1. 出示问题:(大屏幕)(1).匈奴族的生活习俗怎样?(2).秦汉之际他们杰出的首领是谁?(3).他为什么能统一蒙古草原?统一对匈奴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2.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匈奴统一后经济的发展。1. 学生积极回忆、思考,讨论并回答,教师归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1. 

4、布置学生阅读课文,熟悉教材,积极讨论并思考:(培养学生阅读和归纳能力)2. 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整理:畜牧业,冶铸业,金属制品、并学会农耕。(说明汉匈两族人民在生产劳动技术上已经有交往。)历史课教学预案设计者:莫旗尼尔基第三中学 崔福灏 2010.11(二).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三). 昭君出塞。1.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归纳秦末汉初的匈奴与中原的关系。(大屏幕展示相关图片)(教师可补充白登之围的相关内容)2. 指导学生阅读动教材,了解汉武帝时期反击匈奴的情况。(原因、人物、经过、意义等)并结合相关内容对学生进

5、行(大屏幕展示相关图片)3. 组织学生探究: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的政策有什么不同?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放眼当今世界,你认为中国立足于世界取决于什么?4. 引导学生回忆,解决教材中的“动脑筋”: 想一想:汉武帝时期的大一统表现在哪四个方面?(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1.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两个问题:(1).促成昭君出塞的佳话的因素是什么?(2).昭君出塞为什么得到人们的肯定和赞扬?2. 组织学生探究:西汉初年的和亲与昭君出塞有什么不同?并说明原因。3.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

6、东汉与匈奴的和战”的相关内容。1. 依照要求,阅读教材,结合展示图片。得出结论:匈奴经常威胁中原,西汉采取“和亲”政策。2.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使学生明确:原因——国力强盛;人物——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取得胜利;经过——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意义——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西迁,百余年来,北方边境地区所受到的匈奴威胁基本解除。3. 各小组讨论,并发表各自观点。明确根本原因是国力是否强盛。从而认识到当今中国必须发展经济,使中国国力强盛,才能立足于世界。4.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回忆前两

7、课内容回答,进而认识到汉武帝的雄才大略。1. 学生观看《昭君出塞图》并结合教材进行回答和讲解。2. 学生经过比较明确:其性质不同,西汉初年的和亲是被迫的,而昭君出塞是友好交往的基础上进行的。3. 学生有所了解即可。 三. 小  结:汉朝和匈奴之间无论是和是战,均促进了两个民族之间的交往,从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发展。今天长城不再是战争防御的屏障,而成为民族交往的见证。今天56个和睦相处,相信各民族一定会共同创造更灿烂的历史。四. 反馈练习:见大屏幕五. 作  业:六. 板书设计: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8、 一、匈奴的兴起:统一 →强大 →(冒顿单于)二、匈奴与汉朝的和战:和 → 战 → 和七. 课后记:优  点不  足改进措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