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能传输系统20160428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20160428

ID:36026876

大小:53.64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02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20160428_第1页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20160428_第2页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20160428_第3页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20160428_第4页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20160428_第5页
资源描述: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20160428》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计量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国计量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无线电能传输系统WirelessPowerTransmissionSystems学生姓名卓光钦学号1230331217学生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班级电子122班二级学院现代科技学院指导教师李晓燕讲师中国计量学院2016年5月中国计量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郑重声明本人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

2、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学生签名:日期:中国计量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分类号:TP2密级:公开UDC:62学校代码:10356中国计量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无线电能传输系统WirelessPowerTransmissionSystems作者卓光钦学号1230331217申请学位工学学士指导教师李晓燕讲师学科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培养单位中国计量学院答辩委员会主席XXX评阅人XXX2016年6月中国计量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致谢在中

3、国计量大学的四年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回首既往自己最后的读书时光,能于校园之中遇到众多学富五车的老师以及多才多艺的同学,过实是荣幸之极。在这四年的时间里,我和我的团队参加过不同的参赛队伍,在老师的带领下参加过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浙江省TI杯电子设计竞赛以及飞思卡尔全国智能车竞赛等等,这些比赛虽然没有取得引人瞩目的成绩,但也同时为我的毕业设计以及以后的工作积累了经验。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本论文的完成,除了自身努力外与各位老师、同学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在此也要感谢李晓燕等各位老师在论文开题、初稿、答辩期间

4、所提出的宝贵意见,使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毕业设计中得以体现。中国计量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摘要: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使用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当这些电子设备的电量用完之后,就需要使用充电器进行充电,然而频繁的插拔充电器不但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利,而且容易损坏充电器和插座。如果能够采用无线的方式进行充电,就能摆脱物理上的电线连接,方便地对各种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无线供电是一种既方便又安全的供电应用新技术,它无需任何物理上的连接,就可以将电能近距离无接触地传输给用电器。更重要的是

5、,无线供电可以透过非金属物质进行传输,非常的方便。现在最主要的无线供电方案有:电磁感应技术方案、无线电波技术方案和电磁共振技术方案。鉴于简单、易行,及可操作性,本文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用555定时器产生频率可调的互补PWM波,将直流15V电压通过逆变电路产生交变电流,通过发射线圈在空间产生交变的磁场,利用磁耦合谐振式原理,将电能无线传输到接收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和电流,只要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之间的距离在36cm以内,就能点亮1W的LED灯,实现了无线电能的传输。关键词:无线供电,传

6、输系统,逆变电路,电磁感应中图分类号:中国计量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TitleAbstract:Keywords:Classification:中国计量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目次摘要Ⅰ目次Ⅲ1引言(绪论)11.1论文研究的背景12.无线电源技术原理32.1电磁感应技术72.2电磁共振技术102.3无线电波技术….3.电磁感应技术无线供电技术的研究现状3.1国外研究现状3.2国内研究现状4.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4.1研究的目的4.2研究的意义6发射电路的设计6.1LM2940的5V稳压电路6.2NE555的方波

7、发生电路6.3BTN7960的逆变电路7接收电路的设计8结论参考文献55附录A57附录B58学位论文数据集63中国计量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当你在公共场合时,笔记本电脑、IPAD没有电了,而公共插座又都被别人占用,这时也许你会想:无线上网已经是再普通不过的事,为什么没有无线供电呢?其实,早在两百多年以前,人们就有了采用无线方式输送电能的想法。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又称无接触能量传输技术,顾名思义,即以非接触的无线方式实现电源与用电设备之间的能量传输。早在1890年,由著名电气工程师(物理学家)尼

8、古拉·特斯拉提出。所以在当时的技术情况下,无线供电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想法。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投入使用,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工作和娱乐设备,当这些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用完之后,就需要使用充电器进行充电,然而频繁的插拔充电器不但使用不便,而且容易损坏。但是,如果能够采用无线供电方式,既摆脱了物理上的连接,又可以透过非金属物质传送电能,方便地对各种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