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地历史简介

血液透析地历史简介

ID:36012977

大小:140.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4-28

血液透析地历史简介_第1页
血液透析地历史简介_第2页
血液透析地历史简介_第3页
血液透析地历史简介_第4页
血液透析地历史简介_第5页
资源描述:

《血液透析地历史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_血液透析的历史1854年,苏格兰化学家ThomasGraham(1805-1869)提出了透析的概念,他第一次提出晶体物质通过半透膜弥散并开创了渗透学说。被称为现代透析之父。1913年,美国的JohnAbel等设计了第一台人工肾,用于动物,用火棉胶制成管状透析器,抗凝治疗使用了水蛭素,一种从水蛭中提取的抗凝物。当时肝素尚未发明。1918年,hwell等发现肝素,但因制剂不纯,使用受限。而水蛭素的不良反应也很大,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完成了肝素的提纯。1924年德国的GeorgHaas第一个将透析技术用于人类,与Abel一样,也使用火棉胶

2、制成管状透析器同时使用水蛭素抗凝。1928年肝素发现,Haas第一个将肝素用于透析患者。但是由于经费的原因,他的研究未再进行下去。1945年,荷兰的WillemJohanKolff在极为困难的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设计出转鼓式人工肾,被称为人工肾的先驱。同时期的瑞典的NilsAlwall,发明了采用正压原理超滤水分的装置,Alwall发表的临床结果提示,他的正压超滤装置对于心衰、HTN患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从此以后透析技术进入快速发展时期。-_通路方面,在透析治疗开始的早期,每次透析均穿刺动静脉,透析结束时再做血管结扎。当时透析仅限于抢救急性肾

3、功能衰竭和中毒患者。1960年美国的Quinton和Scriboner创建了动静脉外瘘技术,首次建立了动静脉的连续血液循环,是血管透析通路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由于其易形成血栓(尽管可以接受取拴术),经过几周或几个月后很快就失去功能。而对于所有非生物材料而言,外瘘管总是易于感染,最终必须去除。1961年英国的Shaldon等采用Seldinger技术在同一侧股静脉插入导管,建立静脉通路进行血液透析,为通过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建立通路开创了先河。此种导管后来统称为Shaldon导管。1966年,Brescia及Cimino报道了13例桡动脉-头静脉

4、内瘘取得成功,使血液透析及血管通路技术进入了新纪元。自体动静脉内瘘作为一种最重要的永久性血管通路一直延用至今,是血液透析通路发展的第二个里程碑。但是也有两个主要缺点;一是老年人和肥胖患者很难找到理想的静脉回路血管以建立成功的内瘘,二是自体内瘘需要较长的时间“成熟期”才能应用。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制作成功有效的血管通路,促进了对移植血管内瘘的研究。-_1970年,Girardet首先进行了移植血管内瘘成形术。移植血管内瘘的发展为那些需要长期透析又不能建立自体血管内瘘的患者提供了帮助。1978年,Gambell报道了聚四氟乙烯(PTFE)人

5、造血管在临床中的应用。并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的美国,几乎代替自体血管内瘘而成为最常用的血管通路。但TFE搭桥与静脉温和部位很容易发生血栓,这成了限制移植物血管使用的最主要的原因。其平均使用期限只有2-3年。而在80年代后期,半永久性皮下隧道带涤纶套的留置导管被于血透通路。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缺点是血流量不足,反复感染和中心静脉狭窄等。88年,Schwab首先报道了带Cuff的中心导管明显延长了导管的使用寿命,使中心静脉导管的应用更加广泛。血管通路的建立是个多学科的问题,及时制作和合理使用可以减少其并发症发生率、病人住院率,透析

6、有症状的发生率和相应得费用。而对于肾内科医生,要维持病人长期血管通路通畅的挑战要远胜于制作血管通路。-_从透析这个概念提出的100年后,也就是1954年,血液透析机开始投入批量生产。1955年,美国人工器官协会宣布人工肾正式应用于临床。而随着透析设备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也促进了血液净化方法的开展,1967年,血液滤过(HF)应用于临床;1972年血液灌流抢救肝昏迷患者获得成功,间断离心分离血浆开始应用;1976年连续性动静脉血流滤过(CAVH)应用于临床。1979年,免疫吸附应用,2级滤过法行血浆置换首次使用,冷滤过法血浆置换技术设计成功;1

7、988年可调钠血透机出现,高通量,高效透析机出现;1992年,连续性高通量透析(CHFD)、连续性高容量(HVHF)出现,并研制生产再线血液透析滤过机(on-lineHDF),1996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renalreplacementtherapy,CRRT)应用于ICU急性肾功能治疗。而目前,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可供出差、旅游时使用的小型人工肾免试,1975年日本江良利用TM-101和REDY透析液吸附再循环装置,制成40х35х15cm,9.2公斤重的携带型人工肾。1978年日本阿岸三制成

8、一种夹克式人工肾,透析液,血泵、吸附剂和透析器均放在夹克衫内穿在身上,总重量只有4.5公斤,可以连续工作,但小型人工肾发展受到抗凝剂、能源和代谢物排泄再生问题的限制。爱贝尔等人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