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002968
大小:1.28 M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4-29
《艾灸治疗种常见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肠胃不好,灸足三里,神阙,关元。 2扁桃体炎用灸下颌下的扁桃体点和大椎穴。 3大便不规律:灸近10天肚脐和脐周足三里,按摩百会穴,感觉大肠蠕动增强,每天都有排气,也没有胃肠胀气现象了,便后清爽了再巩固治疗,每周2-3次。 4反流性胃炎可以用化脓灸的方式在中脘穴、足三里还有丰隆处艾灸。 5胆囊长了息肉:可以艾灸关元、期门、日月、阳陵泉. 6艾灸可以治疗咽炎,方法是在大椎穴点刺放血后,拔罐,然后在艾灸。大椎和天突.(有慢性咽炎的,会导致晚上睡觉打呼。用艾灸盒绑在大椎穴或颈夹脊穴,就会有很好的
2、效果。) 7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可以艾灸治疗,用四孔或六孔艾灸盒在腹部的胃经大面积艾灸,还有用单眼灸盒在足三里和梁丘艾灸.8糜烂性胃炎可以艾灸治疗,用四眼艾灸盒在腹部的胃经大面积艾灸,还有用单眼灸盒在足三里和梁丘艾灸可以艾灸治疗. 9高血压可以艾灸大椎和百会. 10便秘:灸神阙、关元、足三里.(见上面的图可以找到)11早泄灸关元、中极、八髎穴。 12霉菌性阴道炎:灸关元,中极,子宫归来,三阴交。 13宫颈糜烂艾灸治疗此病有很好的疗效,取穴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三阴交可以艾灸治疗,是个需要长期坚持治疗的疾病
3、 14子宫肌瘤可以艾灸治疗,是个需要长期坚持治疗的疾病。可以灸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三阴jiao.(见上面有图)15肾虚应该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八髎穴.(见上面有图)16十二指肠溃疡,以中脘、关元、天枢、足三里和胃俞、脾俞、肝俞这些辅助穴位为主。 17肩周炎,可以艾灸或直接灸更好,还可以灸后按摩。可以在天柱、肩井、肩髎、中府、曲池、外关和局部压痛点。 18腰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艾灸和通窜部位艾灸。19功能性子宫出血:灸关元、子宫、三阴jiao和隐白.20宫颈炎:灸关元、带脉,加上五味消
4、毒饮“蒲公英15g,金银花10g,野菊花10g,紫花地丁10g,天奎子10g”,不久即可全愈。(见上面有图)21肝郁、口苦、焦虑症,先从百会、大椎和中脘足三里开始,逐步体会效果。(见上面有图)22预防经常感冒,艾灸最有效果。可以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即可,用温和灸的方式或隔姜灸的方法。(见上面有图)23提高免疫力的穴位是中脘、关元、足三里。(见上面有图)24肝气不足,脾胃虚,肾阳虚。艾炙中脘、脾俞、肝俞、足三里。(见上面有图)25过敏性鼻炎:灸迎香、印堂、肺俞、合谷、大椎。 (注:以上穴位请参照国家医疗标准图)祝您健康、快乐、愉悦!别忙,还
5、没结束呢,各位看官继续往下看。 慢性结肠炎是一组疾病的总称,是指由已知病因或未知原因造成的以炎性改变及功能紊乱为主的结肠疾病。它包括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大类。特异性即细菌性、阿米马性、结核性肠炎等;非特异性即溃疡性、过敏性、继发性肠功能紊乱性肠炎特异。各类结肠炎虽有差异,但基本病理为结肠黏膜充血、水肿、脆性增加、易出血。本病病程缠绵、反复发作,短则数月长则数十年。 慢性结肠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20~40岁为多见。属于祖国医学“泄泻”、“便血”等范畴。本病主要病变在于脾胃与大肠,而与肝肾关系密切。而脾虚、湿盛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外因与湿邪关系最大,
6、内因则与脾虚关系最为重要。【辩证】 以腹泻为主症。湿热下注者腹痛而泻,泻下如注,血便臭秽,肛门灼热疼痛。肝旺脾虚者见腹泻、便秘交替发作时作时止,多因恼怒而发作或加重。脾胃虚弱型者下利日久,便冷稀薄,遇寒冷或食入生凉之物发作,腹部隐痛、脾肾阳虚见黎明泄泻,肠鸣脐痛,泻后痛减,大便稀薄,形寒肢冷【主穴】中脘、天枢、气海、上巨虚、阿是穴【配穴】湿热下注加阴陵泉、曲池;肝旺脾虚加太冲;脾胃虚弱脾俞。 【灸器】中药艾条【灸法】每次3~5穴,每日灸1次,每穴10-20分钟,每10天为1个疗程。【其他灸法】 取穴于膀胱经的昆仑穴(脚踝关节处)和肾经的燃谷穴(脚部),采取
7、雀啄灸法,两穴四个部位各灸10-20分钟,10天为一个疗程,隔一周再灸。若配合灸足三里和天枢两穴,其效果更好。此症适应于:以阴虚为主,怕冷、四肢凉,迂凉则泻泄者以及习惯性腹泻者。清利湿热,温肾补脾抑肝。【附注】患本病后,饮食以柔软、易消化、富于营养,可补充足够热量为原则,避免冷饮、水果、多纤维和刺激性食物。卧床休息,避免精神紧张,做到心情舒畅,对治疗疾病很有帮助。 治疗脾肾虚寒的艾灸疗法: 艾灸法:天枢(双)、关元、足三里(双)等穴位进行艾灸。每穴5~10分钟,隔日一次或三日一次。以10次为一个疗程。经过治疗,大便成形应停用。 1.中风。2.尸厥。3.偏风
8、。4.眩晕。5.痿症。6.痹症。7.劳伤。8.咳嗽。9.喘症。 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