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001989
大小:80.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4-29
《美媒调查称45受访者认为中国5年内将爆发金融危机2011年01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美媒调查称45%受访者认为中国5年内将爆发金融危机2011年01月27日环球时报记者谭利娅据美国彭博新闻社1月27日报道,彭博社一项最新全球调查结果显示,有45%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未来5年或将爆发金融危机,担忧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态势或将难以继续。据报道,这项调查还显示,有40%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可能在2016年后爆发金融危机,只有7%的人认为中国肯定会避免发生这种局面。此次调查是彭博社在1月21-24日展开的一次季度调查,受访者是全球范围内的投资者、贸易人士和分析人士。捷克斯洛伐克一家经纪公司外汇策略师潘尼斯(S
2、tanislavPanis)说,“毫无疑问中国经济正处于一种投机性信贷驱动的泡沫,这将是不可持续的”。潘尼斯还把这种“衰落”比作是美国次贷危机的创伤。另一位来自伦敦的投资经理人则表示,中国的工资快速上涨和不断飙升的物价是中国金融市场上最受关注的问题。●●林毅夫:中国须警惕房地产泡沫和收入分配不公2011年01月27日东方早报作者林毅夫全球复苏的基础依然相当薄弱。全球经济复苏的深层次问题,是发达国家产能利用率不足,尤其是房地产等领域产能过剩。虽然经过一年多的经济复苏,发达国家制造业部门产能利用率比正常水平仍低10%左
3、右。产能利用率不足给发达国家带来一系列问题。首要表现是失业率高涨,影响投资和消费。由于产能利用率低,房地产和制造业企业难以偿还危机前举借的银行贷款,造成金融机构呆坏账积累。失业高涨又使社会福利开支增加,进一步造成公共财政赤字积累,从而表现为主权债务危机。发达国家很难走出困境,像当年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一样,经历十年乃至二十年的低迷期,这种可能是存在的。面对危机,传统对策是凯恩斯主义的积极财政政策。但现在如以积极财政刺激,公共财政赤字积累会加剧,且可能导致民众对未来的财政与金融状况丧失信心。然而,如因退出积极财政政策而
4、导致失业率上升、增长率下滑,会造成政府福利开支增加、财政收入减少,最终还会出现公共财政赤字积累。由此,财政政策选择似乎走入死胡同。货币政策方面的情况类似。各国采取的零利率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不大。在失业率高、人们对未来预期黯淡的情况下,纵使零利率,家庭也不愿增加消费,企业不愿借债。且发达国家的宽松货币政策可能造成短期资金外流,流入经济状况较好的发展中国家,给其宏观经济管理带来更多难题。同时,会有不少资金进入石油和粮食市场,推高油价与粮价,给发展中国家增添不稳定因素。在一系列两难局面下,我们仍需凯恩斯主义,但必须超越
5、凯恩斯主义。当前国际经济复苏最大挑战,是占全球经济生产总值70%的发达国家普遍产能利用率低。要走出全球经济困境,就应增加投资,尤其是能消除瓶颈、增加生产率的投资。投资如能增加,资本品的需求便会增加,产能过剩就会减少,就业就会增加,民众对未来预期也会变好,经济增长会加快,金融部门呆坏账可能减少,发达国家主权债务危机和地方债务危机也可能消弭,从而实现良性循环。以上观念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接受。去年11月G20峰会达成的首尔发展共识,重要一点即为基础设施建设。峰会后,新加坡表示准备用主权基金承诺5000亿美元的东亚基础设施
6、发展资金。类似举措堪比二战后美国在欧洲实行的“马歇尔计划”,如能设立更多这样的基金,全球经济复苏将可望奠定更牢固的基础。在产业升级、基础设施、环保、教育等方面,中国经济仍有很大发展空间,但仍需对可能的房地产泡沫等因素保持警觉。因为近来那些经历奇迹般增长之后突然停滞的国家,如日本、爱尔兰等,普遍都是受房地产泡沫破裂的影响。收入分配差距等体制性问题也必须解决。在风景这边独好的情况下,我们一方面要居安思危,另一方面也要把这些体制性的问题解决好,如果能这样的话,相信不管外面的风雨,中国肯定能在10-20年里维持8%左右的增
7、长率。(作者系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本文摘编自FT中文网,标题为编者所加)●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滕森:中国应警惕信贷泡沫膨胀2011年01月13日东方早报记者王莹北京昨天,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戴尔·莫滕森(DaleT.Mortensen)在北京表示,美国就业情况有一定缓解,但失业率还是在9.5%到10%之间。由于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尚未恢复,美国经济不会在短期内明显复苏。戴尔·莫滕森是在2011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上做出上述表示的。他同时警告,中国应该引以为鉴,防止杠杆过度利用。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失业率
8、增长了一倍。戴尔·莫滕森认为,从短期来看,财政政策可能会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但是政府并不这么认为,而且金融市场也开始对于赤字问题产生一系列的忧虑,他们也开始采取措施进行抵制。他认为,真正的症结是产品和服务需求尚未恢复。尽管采取了降低短期利率的做法,但利率还会一如既往的高,借贷方也加强了一些相关要求和规定。因此结合未来存在的诸多因素,美国经济难以在短期内复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