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001266
大小: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29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的理念及总体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的理念及总体目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培养学生数感的方法泛谈“数感”让每位学生爱学数学罗建文《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中,数感作为核心概念出现,没有数感培养就没有数学教学,没有数感的提升,就没有了数学灵魂,作为首要的“数感”这个核心概念,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做法。首先,统计在各个年级的出现,使我们开始重视数感的培养,很多数据的出现,让我们知道要学会整理数据,感悟数感。开始时候,学生还小,不知道怎么让学生进行重视统计的内容学习。思考这个问题也出现了困惑,想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对二年
2、级三年级的学生怎么进行兴趣激发,让学生想学统计,为什么要学习统计,统计学习了有什么好处?等等,想到了很多很多,并没有上升到数感的培养这个境界。我经常买菜,也知道农村小学的学生家里也会经常有爸爸妈妈去县城卖菜,卖米,卖西瓜,卖自己家里人种的水果,怎么卖和数学有关系,一天卖多少,爸爸妈妈没有做统计,但是时间长了,比如3天,回来你可以问问爸爸妈妈,看看数字由什么变化,7天了又有什么变化,发现了什么规律?换了一个地方,又有什么变化?这些问题就是我们爸爸妈妈都要统计和了解的,他们可能不去统计和登记数字,但是他们会有感觉,知道明天后天怎么做了,比如:第一天卖了78
3、0千克,第二天卖了900千克,第三天卖了1080千克,那么第四天可以带多少去呢?大家想一想,很多同学就明白,觉得学统计很好玩,还可以帮帮爸爸妈妈解决问题,爸爸妈妈一定会奖励,或者表扬的。原来学统计很有意思,和自己也有关系。如果是从数感培养角度看,实际上是一种对数字的感悟。我们在教学中既要联系生活,要重视与学生周围事情联系起来,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结果怎样,不是第一重要的。重视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只要学生有了数感,才可以让他爱学习数学的。教学完这个统计内容,还可以让他们进行平均数的计算,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家庭的问题,让他留意家里
4、有什么可以要求平均数的,比如记录每一天要吃多少米开始。算算30天一个月要多少千克的米,再扩展想想,一年要多少?一个人多少?増加1个人就可能要直接增加多少米才可以?一天浪费粮食多少,一年会浪费多少?等等。让大家来讨论,提出问题,大家一起来解决,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让大家觉得数学无处不在。随着数据的增多和复杂化,慢慢有开始引入“估算”的内容,让学生大概知道结果,减少过于复杂的计算,甚至用列表法,进行必要的找规律,发现规律,不计算也可以猜出大概结果,数感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和感悟。也就慢慢让学生明白,计算前要进行估算,避免计算的错误。整体把握数感,感觉数学其实很
5、简单。有了较好的数感训练,才可以更好的把握数量关系。比如价格变化,收入的变化,让学生知道数量变化的规律。可以用统计表,让学生列出单价变化,感受总价(也就是收入)的变化,还有就是卖出的数量变化,单价不变情况,收入由什么变化?有时候,也可以用方格表示某一个数量,比如代表一箱24瓶,两箱是多少?3箱?10箱?用幻灯片进行直观的演示,会发现开始用加法也可以,10箱就不好算了,进而引入了乘法的内容,知道了原来学好数学可以使我们今后的计算和思考问题更加简单化和快捷,其实也培养了数感。所以,我觉得数学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用好统计、列表法、画图等,让学生在自己生活经验
6、中感受数感。尤其是面积的学习,单位的理解,更加要注意数感的培养,很多单位填空题和选择题,都是很注意考察学生对数感的把握情况。我们要一直很重视这个数感问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