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001019
大小:6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4-29
《论陈染的小说创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8论陈染的小说创作吴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广东广州511450)摘要:陈染的小说从个人经验出发,摹写当代女性的生命体验和生存遭境,寻求女性主义下的角色定位,追问自身的存在焦虑,其作品摆脱宏大的国家、民族叙述,而侧重以个人经验的叙述,引出了“个人化”写作的新热潮,同时也为文坛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叙事空间。通过对陈染的小说进行文本分析,挖掘陈染在九十年代中国文坛独一无二的价值。关键词:陈染;个人写作;女性意识中国分类号:I2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309(2008)02-0028-07陈染从80年代初开始发表诗、散文,至今已有二十几年,作为纯文学、先锋小说中的女性作家,她始终
2、独立于当今文坛的某种“热闹”之外,越来越引起国内外文学研究者的关注。她以强烈的女性意识,不懈的探索精神,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位独特而重要的女性作家代表。 陈染的重要作品集中在90年代以后,从《与往事干杯》、《无处告别》等作品刊出后,她的作品越发趋于隐蔽,趋于心理、哲学与思想,以大胆的笔触探索了现代人的孤独、性爱和生命,在文学界形成广泛影响。特别是《空的窗》、《时光与牢笼》、《站在无人的风口》、《巫女与她的梦中之门》、《麦穗女与守寡人》等小说,文本的实验性与超前性,以及那些独特离奇的叙述方式、大胆怪异的想象,使她小说的先锋特质越发昭著,独树一帜。近些年来,陈染的小说和一系列散文随笔,
3、呈现出更为浓厚的“边缘心理”和女性意识,比如《另一只耳朵的敲击声》、《凡墙都是门》、《沙漏街的卜语》,以及1995年5月《花城》刊出的小说《破开》,这些作品多以现代女性的独居生活为背景,来表达人与世界的对抗关系,人的生存困境,以及女性独有的复杂或变异的心理状态,表现出强烈的女性主义文化色彩。1996年3月《花城》杂志和作家出版社先后出版了陈染的长篇小说《私人生活》后,在文学界引起很大震动,学术界为此召开了大型的研讨会,给予高度评价。各报刊纷纷刊出书评。在这部小说中,陈染大大强调了故事性的哲理思辩性,把大量飘忽不定的内心独白、记忆片段和时空交替的遐想折叠到叙事中,使小说在复杂、性感而危险的
4、奇观中闪烁穿行,从一个侧面探索了70年代到90年代女性生命意识深层的那些潜在而微妙的演变,并折射出隐匿在后边的复杂的社会生活,使小说拓展到一个宽泛的女性“自我”。这部长篇在90年代中国文学中,将构成一种奇特而具有挑战意味的文化景观,也造就了陈染在中国文坛独一无二的地位和价值。著名学者戴锦华在其文章《陈染:个人和女性的书写》中,评价陈染的写作是为90年代女性写作的路标之一。本文选择陈染作为了解中国90年代女性文学发展的一个切入点,试图从陈染的小说创作中解构中国女性写作。一、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发展陈染90年代的作品因有鲜明的女性意识而备受关注,“88陈染的作品系列从一开始,便呈现了某种直视自我
5、,背对历史、社会、人群的姿态。或许正是由于这种极度的自我关注与写作行为的个人化,陈染的写作在其起始处便具有一种极为明确的性别意识。”[1]姜波在《自我精神人格的守护》中评价陈染创作时谈到:“执着女性自我空间的守护与探索,对个体欲望的表达和肯定,对个体价值和精神的尊重,以女性特有的视角抒写女性意识和人性的张扬,从而理性审视和反思了女性自我精神人格探索的艰难历程。”除了自觉地站在女性立场临摹女性体验之外,陈染还明确地提出了她的“超性别意识”口号,她认为“一个具有伟大人格力量的人,往往首先是脱离了性别来看待他人的本质的,欣赏一个人的时候,往往是超出性别的。单纯地看到那是一个女性或那是一个男性,
6、未免肤浅。”对此,于展绥在《从铁凝、陈染到卫慧:女人在路上——80年代后期当代小说女性意识流变》一文中对陈染作品中性别意识作了如下的评价:“如果说,个体经验的历史化使陈染的女性意识获得了一种绵长的时间感的话,那么其作品中女性意识的丰富性、复杂性和超越性又获得了一种宏大的空间感,这一点往往是许多女作家匮乏的品质。陈染的独特之处正是在于,她突出了性别但又不拘泥于性别,她从性出发开始了她的思考长旅,然而最终超越了性而抵达对人类整体命运的终极关怀。”[2]这一鲜明的写作特色在陈染的小说创作中留下重重的痕迹。在重塑女性形象和建构女性私人化空间上有了开创性的拓展。(一)重塑女性新形象在陈染的小说文本
7、中,体现出强烈的“反父权制”文化,充满了对传统女性文化的反叛性。在父权制文化所构置的文化体系中,女性的形象是被固定的,要么是“天使”要么是“妖魔”。而传统的女性文化是在男性中心文化的控制下衍生出来的,它是符合男权秩序的,它表现为女性社会角色以及角色的社会价值,关注的是女性性格悲剧和命运悲剧。80年代的女作家在作品中所塑造的独立女性女性形象,大都遵循男权社会中的价值尺度,她们渴望在社会上成就一番伟业,如张洁的《方舟》中的女性,她们都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