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层物理》

《油层物理》

ID:35999765

大小:88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4-29

《油层物理》_第1页
《油层物理》_第2页
《油层物理》_第3页
《油层物理》_第4页
《油层物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油层物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目前各国提高石油采收率不外通过以下三个途径:消除各相流体的界面。增强驱油流体对孔隙壁的润湿能力。减小驱油流体和原油之间的粘度差别。2.油(气)层中驱使油气驱动的天然能量主要有下列几种:1、岩石和流体所具有的弹性能2、油(气)藏边水和底水的压能3、天然气的弹性压缩能量4、原油本身的重力能3.排驱油(气)的方式1.水压驱动在天然边水或底水压能以及人工注水方式的作用下,将油气排向井底的驱动方式称为水压驱动。2.气压驱动(1)气顶气驱动利用油层上部游离状态的气顶气的体积膨胀排驱石油称为气顶气驱动,或称气压

2、驱动。(2)溶解气驱动当油藏顶部没有气顶气存在时,由于地层压力下降至饱和压力以下时,原溶于石油的天然气脱离出来。利用溶解气的驱油机制称为溶解气驱动3、其它驱动方式(1)弹性驱动地层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时,油层中液体和岩石本身所具有的弹性能随地层压力下降,能量将释放出来,液体和岩石将发生体积膨胀。2)重力驱动重力驱动是石油靠本身重力作用流向井底的一种驱动方式。4.相渗透率与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应用1.确定油气水在储油层中的分布2、利用相渗透率资料分析油井产水规律1)利用相渗透率资料分析油井(油田)的含水率2)利

3、用相渗透率资料分析油田的含水上升率5.两相体系相对渗透率曲线基本特征可归纳为如下四点:(1)无论润湿相还是非润湿相发生流动时都有一个最低的饱和度(也叫平衡饱和度),当流体饱和度小于最低饱和度时,不发生流动;流体饱和度大于最低饱和度时,发生流动。润湿相最低饱和度大于非润湿相最低饱和度。(2)无论润湿相还是非润湿相,随着饱和度增加相对渗透率增加,但润湿相相对渗透率随饱和度增加比非润湿相要快。(3)当非润湿相饱和度未达到100%时,其相对渗透率就已达到1,而润湿相饱和度必须达到100%时,润湿相相对渗透率才

4、能达到1。(4)当两相同时渗滤时,其两相相对渗透率之和总小于1(原因-贾敏效应)。6.基本特征可以用流体饱和度变化和流体在孔隙介质的分布特征来阐明第一阶段,当润湿相饱和度很低时,孔隙介质中的润湿相滞留于颗粒的间隙内,呈不连续的“悬环”状;或粘附在颗粒表面上呈薄膜状;或滞留在极微细的孔隙中。这些流体没有足够压差是不能流动的。即使润湿相饱和度增加,不连续的“悬环”开始接触,但仍处于非连续相,不能流动,故相渗透率为零。此时,非润湿相因润湿相以一定饱和度占据孔隙介质某些空间(如死孔隙、固体表面),使非润湿相饱

5、和度未达到100%,但非润湿相流动空间与非润湿相单相存在时一样。因而其相渗透率等于绝对渗透率。但从曲线上可看出,该阶段非润湿相的相渗透率也有一定下降,这是因为随着润湿相饱和度进一步增加,润湿相虽未发生流动,但由于润湿相增加,影响到非润湿相的流动空间,因此非润湿相渗透率稍有下降。第二阶段,当润湿相达到某一饱和度后,润湿相开始呈连续状态,并呈“纤维网状”。在外加压力作用下开始流动,这一点的饱和度就是润湿相的最低饱和度。随着润湿相饱和度的增加,非润湿相饱和度减少,相渗透率下降。但此时非润湿相相渗透率仍大于润

6、湿相。其原因在于非润湿相居于大孔道中央,流动阻力小;而润湿相占据小孔道和大孔道的四壁,遇到阻力大和流经路程长的缘故。随着润湿饱和度的增加,润湿相占据了主要流动孔道,故其相渗透率迅速增加(从曲线陡缓可看出),而非润湿相渗透率迅速减少。第三阶段,当润湿相饱和度大于非润湿相最低饱和度时,非润湿相失去了连续性。一部分分散成液滴分布于润湿相中;一部分由于毛细管力作用被分割成一簇一簇的非润湿相流体块而滞留于孔隙空间,从而失去了流动性,使相渗透率为零。由于润湿相占据了几乎所有的主要通道,故相对渗透率急剧增加。此外,

7、由于润湿相流体存在于死孔隙、极微细孔隙以及滞留在岩石颗粒表面,比起处于孔隙中央而被分散切割的非润湿相流体要多,所以润湿相最低饱和度大于非润湿相最低饱和度。而当两相同时渗流时,由于毛细管压力产生的贾敏效应,使两相流体的渗滤能力都降低了,故两相流体的相对渗透率之和小于1。7.油层毛细管压力资料的应用研究油(气)层的孔隙结构、评价储层、计算储油(气)岩石的绝对渗透率、计算油(气)层的平均毛细管压力、确定储油(气)岩石的润湿性、预测油气层的石油采收率、毛细管压力在油(气)渗流中的作用8.计算相应的虚拟折算参数

8、式中、——天然气的混合物的虚拟折算(平均对比)压力和虚拟折算(平均对比)温度。9.横向不均一地层渗透率推导(1)平面线性稳定渗流:(2)平面径向渗流11储油(气)岩石孔隙度,分类,影响因素所谓孔隙度就是指岩石中孔隙体积(或岩石中未被固体物质充填的空间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值。根据储油(气)岩的孔隙是否连通和在一定的压差下流体能否在其中流动,又可以将孔隙度分为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和流动孔隙度。绝对孔隙度是指岩石总孔隙体积(包括连通和不连通的)Va与岩石体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