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常考知识模拟卷11 ---解析精品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常考知识模拟卷11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趋势是()①由诸侯割据逐渐走向统一②由百家争鸣走向独尊儒术③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④由奴隶制向封建土地私有制转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2、东方圣人孔子和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正是孔子死后十年,因此有人将他说成是孔子在西方的再生。两人思想的共同点是A.蕴含人文主义精神 B.倡导个性自由C.批判原有社会秩序 D.维护君主权威3、下表先秦秦汉思想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2、据此可知()观点出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庄子·达生》“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A.思想家都有维护君主专制愿望B.儒道两派的思想主张基本一致C.古人已经注意到环境污染问题D.天人合一思想的大致形成过程4、董仲舒认为:君主统治百姓,让他们有欲望追求,但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让他们纯厚朴实,但不能没有欲望。有欲和无欲,各自都能得到满足,则君主之道就有了合适的尺度。材料反映了()A.天子应该关注百姓呼声、以德治民B.为君之道一定要"存天理、灭人欲"C.百姓的"欲望"应当符合三纲五常D.百姓
3、适当的利益追求利于君主专制5、唐代后期,以门阀政治和偏安王朝的政治形态为基础的六朝骈文受到文人鄙视.而三代两汉时期的古文受到尊崇。这种“古文运动”实质上体现了( )A.科举取士对文学的影响 B.文人阶层志趣的改变C.文人渴望国家真正统一 D.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6、下列有关宋时期程朱理学的描述,错误的是:()A.是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的产物B.二程的理学学说有唯心的一面C.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D.成为北宋起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7、下表反映的现象表明,唐宋元时期( )史料出处颜子既云亚圣,须优其秩
4、。《唐会要·卷三五》,唐玄宗诏令颜子去圣人,只毫发之间。孟子大贤,亚圣之次也。程颐、程颢《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颜子亚圣,犹不能无违于三月之后。(孟子)真可谓命世亚圣之才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加封……颜子兖国复圣公……孟子邹国亚圣公。《元史·卷三四》,元文宗诏令A.理学思想成为官方哲学B.民本思想成为社会共识C.封建王朝压抑学术思想D.官方与民间思想相互影响8、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中说:"(李贽的学说)被认为缺乏前后一致的完整性。他的学说破坏性强,建设性弱,他没有创造一种思想体系去代替正统的教条。"李贽学说有如此局限的原因主要是()A.封建专制统治
5、下的文化钳制B.李贽缺乏创造的决心和能力C.社会不具备接受改造的条件D.没有出现可供他借鉴的思想9、王阳明提出“圣贤庸愚,同具此心,苟能致知,皆能明德”。黄宗羲提出“君之与臣,名异而实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二者都破除了权威崇拜,意味着思想启蒙B.二者都质疑程朱理学,但所属的范畴不同C.黄宗羲思想是对王阳明思想的继承与发展D.黄宗羲思想是对王阳明思想的批判与否定10、王夫之认为:“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这表明王夫之( )A.强调郡县制存在
6、有其必然性B.通过理学解释治乱兴衰C.意识到郡县制改革的迫切性D.利用盛衰论谴告统治者11、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指出:“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因其自然之利而无以扰之,而才(财)不可胜用矣。”据此可知,唐甄( )A.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B.谴责中央集权统治C.主张发展自然经济 D.要求减少政府束缚12、学者王杰认为,明末清初的社会大变动,使得思想家们把关注的目光从“游谈无根”的泥潭中转向社会,转向现实,经世实学思潮兴起。“游谈无根”指的是( )A.明清之际的政局变动 B.士人面对变局无所适从C.理
7、学家们的空谈性理 D.儒学的存在价值已丧失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李斯上奏,建议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
8、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从而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