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981025
大小:607.1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02
《高考地理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讲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练习湘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讲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基础巩固组]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河套平原,是引黄河水灌溉的自流灌区。下图为河套灌区局部略图。据此完成第1~2题。1.乌梁素海湿地的主要作用是( )A.为灌区提供灌溉水源B.调蓄黄河洪水C.发展航运和水产养殖D.汇集灌溉余水2.为防止河套区土地盐碱化,宜采取的措施是( )A.推广耐盐作物 B.完善排水系统C.增加灌溉水量D.增施有机肥料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河套平原是引黄河水灌溉的自流灌区,灌溉区域内水向低处流,与黄河流向一致。读图可知,
2、乌梁素海湿地位于灌溉区域的下游位置,主要作用是汇集灌溉余水,D项对。为灌区提供灌溉水源应在灌区上游方向,A项错。不能调蓄黄河洪水,也不能发展航运,B、C两项错。第2题,为防止河套区土地盐碱化,宜采取的措施是完善排水系统,B项对。推广耐盐作物、增施有机肥料不能防止土地盐碱化,A、D两项错。增加灌溉水量易导致土地盐碱化,C项错。答案:1.D 2.B位于台湾省西北部临海的桃园地区素有“千塘之乡”的美称。18世纪广东客家人迁居桃园垦荒,始修埤塘系统(如下图),1963年埤塘逾8800口。近几十年来,桃园人口激增,
3、埤塘数量迅速减少,目前仅存约2800口。据此完成第3~4题。3.修建埤塘的主要目的是( )A.养殖与旅游 B.滞洪与养殖C.灌溉与滞洪D.灌溉与旅游4.桃园地区埤塘数量迅速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水稻总产量的提高B.现代化水利系统的兴起C.水产养殖业的衰落D.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修建埤塘开始于客家人垦荒时期,垦荒是发展种植业,主要目的是灌溉与滞洪,C项对。养殖、旅游与垦荒无关,不是修建埤塘的主要目的。第4题,根据材料可知,桃园地区埤塘数量迅速减少的现象,是随着
4、人口激增出现的。所以最主要原因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占用湿地,D项对。水稻总产量的提高与埤塘减少无关,A项错。现代化水利系统的兴起,可能使埤塘数量增加,B项错。水产养殖业的衰落可能是埤塘减少的结果,不是原因,C项错。答案:3.C 4.D(2017·福建六校联考)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读图,完成5~6题。5.下列城市中最有可能观赏到红树林景观
5、的是( )A.大连B.青岛C.深圳D.上海6.近年来,我国部分沿海地区适当扩大红树林面积的主要目的有( )①防风消浪、促淤保滩 ②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③保持生物多样性 ④增加用材林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第5题,由材料可知,红树林主要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地区。我国大连、青岛纬度高,位于温带地区,不易生长红树林;上海虽位于亚热带地区,但其纬度高于深圳,热量较少;因此最易观赏到红树林景观的是深圳。第6题,红树林具有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以及保持生物多样性
6、等多方面的功能;红树林不是用材林。答案:5.C 6.B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红碱淖(如下图)是我国4A级旅游景区,主要休闲旅游项目为观鸟、食鱼,橡皮艇等。红碱淖原为低洼沼泽地,1929年面积不足2平方千米,1958年周边地区疏通排水渠,20世纪60年代连年水灾,面积增至70平方千米,成为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由于工农业的发展和气候变化使湖面水位急剧下降,至2015年12月湖面仅存25.5平方千米。(1)分析红碱淖从沼泽地变为淡水湖的原因。(2)分析近10多年来红碱淖水位急剧
7、下降的主要原因。(3)鉴于红碱淖的现状,有人建议拆除图示区域两座水坝。对此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结合图文材料,从地势、径流、形成时间等角度分析红碱淖从沼泽地变为淡水湖的原因。第(2)题,从自然原因和采矿、修建水库等人为原因等方面,分析近10多年来红碱淖水位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第(3)题,若赞同拆坝,从节水农业发展使拆坝成为可能及大坝拦水对红碱淖的不利影响来分析;如不赞同拆坝,需从影响上游农业发展及资金限制等角度阐释。答案:(1)该地地势低洼,疏通排水渠,使汇入淡水增加;历次水灾有大量泛
8、滥的河水汇入。湖泊形成时间短,盐分累积有限。(2)气候变暖,流域内降水减少,蒸发加大;周边开采煤矿,使地下水流入煤矿采空区,湖区附近地下水位下降;修建水库拦蓄入湖河水,导致入湖水量减少。(3)赞同。理由:若水库继续拦截河水,会导致红碱淖进一步萎缩甚至消失,加剧土地荒漠化;随着节水农业的发展,上游灌溉用水量减少,国家可给上游农业区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偿,使拆坝成为可能。不赞同。理由:废除水坝,导致上游的灌溉用水减少,影响农业发展,导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