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素材D3-L44-《戴望舒诗全编》引言.doc

教学素材D3-L44-《戴望舒诗全编》引言.doc

ID:35978057

大小:3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4-29

教学素材D3-L44-《戴望舒诗全编》引言.doc_第1页
教学素材D3-L44-《戴望舒诗全编》引言.doc_第2页
教学素材D3-L44-《戴望舒诗全编》引言.doc_第3页
教学素材D3-L44-《戴望舒诗全编》引言.doc_第4页
教学素材D3-L44-《戴望舒诗全编》引言.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素材D3-L44-《戴望舒诗全编》引言.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素材第44课《戴望舒诗全编》引言施蛰存  戴望舒生前印过四本诗集。第一本是《我的记忆》,一九二九年四月由上海水沫书店出版。水沫书店是刘呐鸥、戴望舒和我合作经营的一个小出版社。当时我们都是文学青年,年少气盛,想介绍一点外国文学,也想自己创作一点文学作品,每天总得动动笔头。可是积稿甚多,总是很不容易找到肯为我们印行的出版商。一赌气,我们就自己办起一个出版机构。刘呐鸥出钱,我和望舒出力,我们劳资合作,首先印了我们自己和朋友的创作,定名为《水沫丛书》。二年之间,印出的诗集有望舒的《我的记忆》和姚蓬子的《银铃》,小说集有刘呐

2、鸥的《都市风景线》,我的《上元灯》和徐霞村的《古国的人们》。  望舒的诗,虽然已在《小说月报》等文学刊物上发表,开始引起文艺界的注意,但是他的诗集还送不进上海几家新文学书店的大门。第一是因为诗集的销路打不开,第二是因为作者的名声还不够。我们自办书店,印出自己的作品,可以说是硬挤上文坛。望舒的《我的记忆》,也是硬挤上诗坛,书虽印出,还不能说是有了客观的需要。  《我的记忆》出版之后,在爱好诗歌的青年读者群中,开始感觉到中国新诗出现了一种新的发展。望舒的诗,过去分散发表在不同的刊物上,读者未必能全都见到,现在结集在一本诗集

3、中,它们的风格呈露了。在当时流行的新月派诗之外,青年诗人忽然发现了一种新风格的诗。从此,《我的记忆》获得新诗读者的认可,标志着中国新诗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  水沫书店因淞沪抗日战争发生而歇业,《我的记忆》和其他的书都绝版了。一九三二年,我在现代书局编《现代》文学月刊,为望舒发表了新的诗作和《诗论零札》,在青年诗人中引起了很大的兴趣,各地都有人向书店中访求《我的记忆》,可是已无书供应了。于是我请望舒再编一本诗集,列入我编的《现代创作丛刊》,由现代书局出版。我的原意是重印《我的记忆》,再加入几篇新作诗就行了。岂知望舒交给我

4、的题名《望舒草》的第二本诗集,却是一个大幅度的改编本。他把《我的记忆》中的《旧锦囊》和《雨巷》两辑共十八首,全部删汰,仅保留了《我的记忆》一辑中的八首诗,加入了集外新诗,共四十一首,于一九三三年八月印出,杜衡为撰序文。  《望舒草》的编集,表现了望舒对新诗创作倾向的最后选择和定型。在《我的记忆》时期,望舒作诗还很重视文字的音韵美,但后来他自我否定了。他的《诗论零札》第一条就是“诗不能借重音乐,它应该去了音乐的成分”。为了符合他的理论,他编《望舒草》的时候,才完全删汰了以音韵美见长的旧作,甚至连那首脍炙人口的《雨巷》也不

5、愿保留下来。这样,《望舒草》就成为一本很纯粹、很统一的诗集。无论在语言辞藻、情绪形式、表现方法等各方面,这一集中的诗,都是和谐一致的,符合于他当时的理论的。这本诗集,代表了戴望舒前期诗的风格。  现代书局于一九三五年歇业,《望舒草》也绝版了。上海杂志公司老板张静庐,曾经是现代书局的经理,知道望舒的诗能有销路,他就请望舒再编一本诗集应市。这时候,望舒从法国回来不久,住在上海,未有工作,没有固定收入,可是已结婚成家,又碰上父亲故世,有老母要养,因而生活相当窘迫。幸而承胡适之为他介绍给中英文化教育基金会,请望舒从西班牙文译《

6、堂·吉诃德》(望舒译作《吉诃德爷》。此书因抗日战争爆发而没有译完)。每月交译稿三万字,基金会每月付他预支稿费二百元。依赖这一笔收入,望舒的生活才得安定下来。可是每天一千字的译文加详注,要占了大半天时间,此外,他还在很高兴地办《新诗》月刊,计划印行《新诗丛书》,自己就反而没有诗了。  编第三本诗集,不得不把《我的记忆》中被删汰的十八首又全部收进去,加上《望舒草》和五六首新作,一共六十三首,题名《望舒诗稿》,于一九三七年一月由上海杂志公司出版。这本诗集出版的时候,我不在上海。当年八月,全面抗日战争爆发,我到昆明去了,直到八

7、年以后,胜利复员回上海,才得到一本。这本《诗稿》的“目次”页上,第一篇是《自序》,但书中并无序文。我查了四五个印本,都无序文。可知是急于出版,来不及等作者的序文,而目录上却没有删掉。  《望舒诗稿》不是一本理想的结集。在作者,它是为微薄的生活补贴而编的;在出版商,它是为“生意眼”而印的。因此,要求内容多些,印刷快些。全书的排字、校对,都很草率,误字、夺字不少。也有一些文字似乎是作者自己改的,我觉得有几处改得反而不及原作。  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四七年,望舒旅居香港,他的诗都发表在香港报刊上,我很少见到。一九四八年,他回上海

8、,把战时所作诗二十五首,编为《灾难的岁月》,由上海星群出版社印行。这是他的第四本诗集。望舒在香港,在一个文化人的岗位上,做了不少反帝、反法西斯、反侵略的文化工作。他翻译了西班牙诗人的抗战谣曲,法国诗人的抵抗运动诗歌。他自己的创作,虽然艺术手法还是他的本色,但在题材内容方面,却不再歌咏个人的悲欢离合,而唱出了民族的觉醒,群众的感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