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974297
大小:22.4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4-29
《我有父亲陈致平——写在花城版《中国通史》问世之际.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有父亲陈致平*载于《出版广角》1996年第4期。——写在花城版《中国通史》问世之际文/琼瑶【背景介绍】琼瑶父亲陈致平教授生于1909年11月(阴历10月),逝于2002年7月30日,享年94岁(虚岁)。这是琼瑶1996年年初写的关于父亲的文章。彼时,87岁的老父亲身体矍铄,常常和人要杀上几盘。陈老当时一个人独居在台北永吉路之力霸大厦(老妻袁行恕于1991年7月28日去世,享年75岁)。1993年春84岁时回大陆经杭州、上海到北京(陈致平教授生于南京,成长、结婚于北京,故北京被其视之为第二故乡),1996年春87岁去美国
2、小女儿陈锦春、陈壮飞夫妇处探亲。1997年10月88岁时,在台北中山堂附近散步时,被一顽童之皮球击中头部,昏倒在地,摔断了股骨关节,随即送往荣民总院,动了个大手术,换了人工关节,后逐渐康复。陈致平教授去世后,琼瑶及其弟弟们将父亲1400多册的藏书全部捐献给辅仁大学,2002年10月24日,辅大特地举办捐书仪式,由长子陈珏,次子陈兆胜代表陈家家属行礼。广东花城出版社要出版我父亲的巨著《中华通史》,在出版前夕,希望我能写一篇文章,介绍我的父亲。这对我像是一个“考试”,因为,我的父亲是个多方面的人,实在不是三言两语写得出来的。
3、父亲生于忧患,经过了中国最动乱的时代。为了这个国家,他曾经风霜,尝尽了悲欢离合。1993年春天,父亲决定回大陆探亲,并返北京一行。那年他已84岁,离开他从小生长的北京,已经很多很多年了。他少年离乡,再来时已是白发萧萧,不禁百感交集。返台后写了一首长诗《燕京行》以抒怀,其中有这样几句,我看了最是感动:六十年前家何在?曾在银锭桥边住。北海什剎琼岛荫,常时都是流连处。新巢初筑双燕子,飞去飞来朝朝暮。朝暮瞬间白发新,最悲再到五龙亭。五龙亭上满游屐,谁识衰翁断肠情。……看了父亲的诗,就可以知道,父亲虽然是个历史学家,却不是一个食古
4、不化的学究,而是个非常重感情的性情中人。父亲这一生,有四件“最爱”。它们的顺序是这样的:一、国。二、家。三、历史。四、围棋。父亲对这四件“最爱”的热情,是从来不变的。他爱国,常常会为了国事,在那儿“先天下之忧而忧”。我从小,就听到他经常为了忧国忧民,长吁短叹,彻夜不寐。也常常为了国家大事,和朋友们辩论得面红耳赤。父亲的青少年时期,都在北京度过。在那儿读大学,在那儿和母亲相识相爱而结婚(上面那首诗中,所写的“新巢初筑双燕子,飞去飞来朝朝暮。”指的就是和母亲的新婚)。父亲深爱北京,常说北京是他的第二故乡。七七事变,把父亲一生
5、的命运都转变了。他离开北京,毁家赴难。从此,就开始了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我和弟弟们都出生在抗战时期,只有妹妹是生在胜利第二年。小时候,我们跟着父母逃难,从湖南一路走到四川,几次三番,都面对生死关头。父亲不肯停留在沦陷区。因此,我们一家大大小小,餐风饮露,经常过着衣不敝体,三餐不济的日子。我从没有看过父母手上有结婚戒指。原来,就在我们家已经山穷水尽的时候,赶上抗战时的“献金运动”,父母没有任何东西可献,双双脱下结婚戒指,投进了献金箱。父亲的爱国,由这件小事就可想而知。抗战胜利后,我们家辗转迁徙,由重庆到上海,由上海到衡阳,
6、由衡阳到广州,由广州到台湾。这才开始过着比较稳定的生活。我把父亲的第二爱列为“家”。其实,这个家很广义,表示包括我母亲,有我们四个兄弟姐妹。事实上,我直到现在,都常常和弟妹们分析,觉得父亲在整个家庭中,最爱的是我的母亲。父亲对母亲的这份感情,实在很难用笔墨来形容。他尊敬她,需要她,依恋她,纵容她。有时,我认为母亲像父亲的宗教和信仰,只有宗教和信仰,才能让一个人这样热诚和不变。母亲在50岁以后,十分多病,缠绵病榻长达20年。这20年间,经常出入医院。每当母亲住院,父亲一定朝夕相伴,从不缺席。五年前,母亲终于走完了她的一生。
7、父亲把母亲的遗像挂在房中,每天早晚二次,在母亲的遗像前燃香祝祷,五年来,也是一日不缺。父亲对于生活很迷糊,常常丢三漏四。老朋友见面,他会记不住对方姓甚名谁。出门上街,会搞不清楚东西南北。唯独对于历史,他熟记不忘。什么朝代出了什么人物,什么年代发生什么大事,他都记得清清楚楚。这种惊人的记忆力,总是让我佩服不已。父亲以讲演历史而闻名。他曾经在师大的大礼堂,公开讲中国的历史故事。可以容纳一千多人的礼堂,经常被挤得水泄不通。有一次,连玻璃门都被挤破了。我读中学的时候,每星期总有一天,下了课,就直奔师大大礼堂,去听父亲说历史故事。
8、父亲不止在师大演讲,还受聘到各处讲学。台湾大大小小的城市,他都跑遍了。除了教历史,说历史之外,他还写历史。一部《中华通史》耗费了他将近20年的时间,厚厚的12大本,总共将近400万字。他写书的时候非常认真,句斟字酌,一丝不茍。历史是不能出错的,为了写这部书,他的参考书籍堆满了整个书房。所有的典故,出处,他都会详细注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