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ID:35968582

大小:27.1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4-29

环境保护论文_第1页
环境保护论文_第2页
环境保护论文_第3页
环境保护论文_第4页
环境保护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保护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环境保护与自身关系姓名:XXX学号:XXXX专业:XXXXX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具有全球性影响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发生了区域性的环境污染和大规模的生态破坏,而且出现了大范围的和全球性环境危机,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是自然的产物,而人类的活动又影响着自然环境。人类要从环境污染中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小到个人,大到国家,我们要呼吁全人类共同努力保护我们唯一的家园。关键词:环境污染重要性个人引言自然环境是环绕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如大气、水、植物、动物、土壤、岩石矿物、太阳辐射等。这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环境的破坏与人类的传统文化有关,现

2、有的人类文化体系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相矛盾的基础之上的,人类的无节制的向大自然索取,征服大自然,从而建立了人类的早期的农业为名和现代的工业文明[1]。而事实证明,这种与自然相脱节的文明,是不长久的。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有两种思维方式,一是从历史上去反思人类的行为;二是从现实环境破坏的结果中去反思人类的行为。这两种思维方式在目前都是需要的。从历史上反思人类行为,可以找出人类行为的文化根源;从现实中反思人类行为,找出制度的缺陷。人类要通过对环境污染现状的认识,反思人类自身对于环境的破坏,要增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2]。一.环境保护现状(1)土壤遭到破坏、淡水资源受到威胁资料由于近年来过度

3、的开发,导致一些耕地的肥沃程度在降低,森林植被的消失、土壤剥蚀情况十分严重。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引得不到科学的处理而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1)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温室效应严重威胁着全人类气温的升高也将对农业和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影响。(2)地球生物的多样性减少,生存面临挑战由于城镇化的进一步加快、农业发展、森林减少和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自然区域变得越来越小了,这就导致了数以千计物种失去了原有的生态环境,进而走入灭绝的边远[3]。(3)地表森林面积锐减环境污染会导致森林面积的锐减,具体表现在酸雨的腐蚀

4、,、有害气体的排放上,随着大气进入空气中,继而以自然雨水的形式进入土壤,影响原有的植物生长。(4)日益恶化的化学污染、空气污染多数大城市里的空气含有许多取暖、运输和工厂生产带来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威胁着数千万市民的健康,导致许多人失去了生命。工业带来的数百万种化合物存在于空气、土壤、水、植物、动物和人体中。(5)混乱的城市化到本世纪末,世界上的大城市将达21个,大城市里的生活条件将进一步恶化:拥挤、水被污染、卫生条件差、无安全感——这些大城市的无序扩大也资料损害到了自然区。(1)海洋的过度开发和沿海地带被污染由于过度捕捞,海洋的渔业资源正在以令人可怕的速度减少。集中存在于鱼

5、肉种的重金属和有机磷化合物等物质有可能给食鱼者的健康带来严重的问题。一.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防治污染,保护环境,是我们人类每个人的义务。(1)环境保护的需要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对环境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然而正是在人类开发利用环境和资源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种种环境损害行为归根结底是由于人们缺乏对环境的正确认识。必须使人们正确认识环境,解决各种环境问题,加强环境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使人的行为与环境相和谐[4]。(2)科学发展观的要求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

6、,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根据这种发展观和发展道路方针的指引,我们努力实现的目标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3)我国的现实国情的推动我国公众对环境状况恶化的严峻形势缺乏充分认识,对我国环境状况的变化趋势持盲目乐观态度,同时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较低;公众的环境知识尚处于较低的层次,环境道德意识较弱,参与环保活动的总体水平较低。(4)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要求资料我国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环境立法工作,时至今日,可以说是已经做到了“有法可依”。然而,公众环境道德素质低,导致随意破坏环境的行为随处可见,乱扔垃圾的,随地吐痰的等等

7、;企业管理者的环境价值观不正确,导致其为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不惜以污染环境和滥用自然资源为代价。一.保护环境的措施环境保护是利用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解决各种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一切人类活动的总称。(1)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现实表明,一次性筷子,其所谓“卫生”和“方便”不过是人们一种虚幻的心理期望,它的使用与“折枝为筷”本质相同,与每餐清洗消毒、不需要众多生产基地和繁琐运送过程的多次性筷子比,既不卫生,也不方便。它的生产,是一种野蛮的掠夺行为,它的储运中伴随着难以避免的污染,而其使用,显然是不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