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

ID:35951572

大小:1.68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04-26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_第1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_第2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_第3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_第4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选择题(2019·南京联考)读图甲和图乙两幅景观图,完成1~2题。1.游客在桂林看到的图甲景观,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C.冰川侵蚀D.褶皱隆起2.关于图乙显示的地貌成因和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风沙主要集中在近地面气流中②上层岩石较坚硬,底部岩石较松软③高温多雨的气候加快了该地貌的形成④在我国多分布在西北地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1.B 2.C(2019·郑州模拟)沙波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下图示意某常见的沙波形成过程。在浅水

2、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响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坡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读图回答3~4题。3.①坡是(  )A.迎水坡,流速快    B.迎水坡,流速慢C.背水坡,流速快D.背水坡,流速慢4.该沙波中以侵蚀作用为主的是(  )A.①坡和②坡B.③坡和④坡C.①坡和③坡D.②坡和④坡解析:第3题,图示①坡后期沙波剖面高于前期沙波剖面,说明是堆积坡,依据材料可知该坡为迎水坡,因坡面阻挡而水流较慢,泥沙堆积。第4题,图示②④两坡后期沙波剖面低于前期沙波剖面,说明以侵蚀为主。答案:3

3、.B 4.D(2019·淮南模拟)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能较客观地反映海平面的升降状况。沙坝是由波浪携带泥沙堆积而成的一种狭长的、与海岸线平行的堆积体,沙坝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潟湖,潟湖常有潮汐通道与大海相连。下图为全新世(11700年前至今)形成的美国东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模式图,图中a、b为三角洲。据此完成5~7题。5.图中a、b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风力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B.河流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C.风力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D.河流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6.全新世该地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

4、列的演化过程中,海平面相对于陆地(  )A.呈上升趋势B.基本稳定C.呈下降趋势D.反复升降7.如此后海平面显著下降,则图中(  )A.沙坝向陆地方向推移B.潟湖的盐度逐渐降低C.沙坝向海洋方向推移D.潟湖受侵蚀水深增大解析:第5题,图示a位于陆地河流入海口处,则该三角洲应是河流泥沙堆积而成;b位于潮汐通道处且三角洲由外海向潟湖发展,则应是外海涨潮时海浪堆积而成。第6题,图示岩层沉积物由下向上依次为沼泽沉积、潟湖沉积、沙坝沉积和浅海沉积,说明该处由沼泽逐渐演变为浅海,则海平面不断上升。第7题,海平面显著下降,则通过涨潮进入潟湖的海水会逐渐减少

5、;同时陆地水体进入潟湖后,潟湖水体不断流入外海,必然使潟湖水体盐度降低。答案:5.D 6.A 7.B(2019·抚州模拟)黑曜石,形成于火山爆发时岩浆流的外缘,具有类似于玻璃的特性。读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8~9题。8.下列与黑曜石及其形成过程相对应的是(  )A.a—③B.b—②C.c—④D.d—①9.图中b到d的过程(  )A.均在地表进行B.岩石性质发生改变C.物质来自地壳D.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解析:第8题,结合图中地理事物的关系可知,a为岩浆岩,b为风化、侵蚀,c为沉积岩,d为变质岩;①为变质作用,②为重熔再生,③为冷却凝固,④为固结成

6、岩。黑曜石为岩浆岩,是由冷却凝固形成的。第9题,图中b到d的过程,各类岩石经过一系列作用,形成了变质岩,岩石性质发生了变化。答案:8.A 9.B(2019·广东华南四校联考)某考察队对深圳西冲海滩进行考察,下图示意该海滩以某测量点为起点的海滩地形剖面图及颗粒物特征表。平均粒径是指颗粒的大小,其数值越大说明其颗粒越小。分选系数是指碎屑颗粒大小的均匀程度,其越接近0,说明其分选越好。据此完成10~11题。平均粒径(Φ)分选(Φ)a2.820.46b1.820.79c2.270.5610.形成a地地貌的外力作用是(  )A.风力沉积B.海浪沉积C.

7、风化作用D.流水侵蚀11.b、c两地颗粒物平均粒径大小差异的原因是(  )A.流水侵蚀速度大于流水沉积速度B.海水涨潮幅度小于海水落潮幅度C.海浪前进速度大于海浪后退速度D.风力前进速度小于风力后退速度解析:第10题,据图可知,a地貌为高潮位之上的区域,则可判断不是海浪沉积,B错误,A正确。故选A。第11题,本题考查流水堆积地貌的特点。据材料可知,平均粒径是指颗粒的大小,其数值越大说明其颗粒越小。分选系数是指碎屑颗粒大小的均匀程度,其越接近0,说明其分选越好。据表可知,b地颗粒平均粒径小于c,而分选系数大于c,说明颗粒大,碎屑颗粒大小不均匀,

8、则可判断海浪前进速度大于海浪后退速度。故选C。答案:10.A 11.C(2019·新乡调研)风化坑是岩石顶面上因积水风化作用而产生的凹坑,我国珠江口庙湾岛上的花岗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