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材料与修复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环境材料与修复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ID:35948821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4-26

环境材料与修复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_第1页
环境材料与修复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_第2页
环境材料与修复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_第3页
环境材料与修复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_第4页
环境材料与修复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材料与修复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环境材料与修复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2014年度开放课题申请指南环境材料与修复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是2014年1月经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组建的(渝科委[2014]1号),依托重庆文理学院建设和运行管理。重点实验室以重庆文理学院省级重点学科无机化学、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材料学和省级特色专业环境科学为主体,在重庆文理学院化学应用技术研究所、水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基础上组建而成,主要从事高效污染治理环境工程材料的研发、环境友好型高分子降解材料研究与应用、大气和水的污染物检测和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等工作。实验室拥有科研用房

2、2118m2,总值1580余万元的各类先进仪器和设备,在环境检测与分析、环境友好型高分子材料、环境修复材料、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科技创新和技术开发能力。为推动重点实验室进一步开放与合作,在重庆市科委和重庆文理学院支持下,实验室面向国内外环境材料与环境修复技术领域的研究人员设立开放课题基金,现发布2014年度环境材料与修复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课题(以下简称“开放课题基金”)申请指南。一、开放课题基金宗旨重点实验室设立开放课题基金,旨在吸引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来重点实验室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促进学科和人员的交流

3、,产出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科研人才,以推动我国尤其是重庆市环境材料与修复技术领域的科技创新。二、开放课题资助范围2014年度开放课题基金主要资助下列方向的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申请者可以根据申报指南自主选取研究项目。实验室将根据专家评审意见,择优选取具有突出研究价值的项目进行资助。1、环境材料研究方向1.1环境友好型高分子材料;1.2污染控制功能材料;1.3环境检测功能材料。2、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研究方向2.1环境检测技术2.2大气污染控制技术2.3非常规污染物控制技术2.4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2.5绿色生产技术3

4、、其它环境污染的检测分析、修复技术与环境修复新材料研究领域有创新性的选项三、开放课题基金资助额度和研究期限2014年度,开放课题基金总金额为30万元人民币,资助标准为重点项目5-8万元/项、一般项目2万元/项。开放课题研究期限为2年。对第一年取得突出成绩、在SCI二区发表科研论文的项目可追加资助经费。四、开放课题的申请与评审1、开放课题申请者的条件(1)开放课题支持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以外的博士或副高及以上技术职称的科研人员,优先支持重庆文理学院以外的博士或副高及以上职称的科研人员,申请者年龄原则上在55周岁以下,并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

5、事所申请课题的研究。(2)校外人员申请开放课题基金须有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参加。申请者承担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项目不得同时超过2项。2.开放课题的申请程序申请人根据指南要求,认真填写《环境材料与修复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项目申请书》,将纸质材料一式三份和电子版文件(一份,与纸材料一致)报送重点实验室办公室(联系方式见后)。2014年度开放课题自2014年4月开始申请,截止日期为2012年6月30日(以邮戳为准),逾期不予受理。3.开放课题评审重点实验室接收到项目申请书后首先对其进行合格预审,通过后由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或聘请

6、的同行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进行会议评审,最后根据评审意见,并结合重点实验室的发展重点择优资助。开放课题的评审结果和批准立项通知书将于2014年9月前通知申请者。五、开放课题基金的使用与管理1、开放课题基金由实验室统一管理。根据财务管理规定,建立经费使用帐本,专款专用,由受资助人掌握使用,经费报销按《重庆文理学院科研和学科类经费使用报销办法》执行,不得违反财务制度。2、基金的使用范围:(1)实验所需的材料费,测试费等;(2)与课题有关的学术活动费,调研费,资料费,打印、复制费等;(3)客座人员来本重点实验室的交通、住宿、生活补贴等费用;(4

7、)水、电消耗及业务管理费。六、课题与成果管理1、凡由重点实验室资助的课题,执行期内项目负责人每年须汇报课题进展,根据课题的性质不同,同时提交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或工作阶段小结。2、实验室主任不定期检查课题执行及进展情况,对不执行研究计划的,有权终止资助。3、凡由本重点实验室资助的课题所发表的论文、论著、研究报告、资料、鉴定证书以及申报奖等所有成果,均须标注“环境材料与修复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资助”和项目编号。课题研究成果作者第一署名单位为“环境材料与修复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文理学院)”(英文:ChongqingKeyLabora

8、toryofEnvironmentalMaterialsandRemediationTechnology,ChongqingUniversityofArtsandSciences)。4、开放课题的知识产权和技术成果归重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