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地平衡

9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地平衡

ID:35943089

大小:1.06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4-26

9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地平衡_第1页
9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地平衡_第2页
9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地平衡_第3页
9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地平衡_第4页
9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地平衡_第5页
资源描述:

《9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地平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第九讲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教学目标认识物体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初步掌握物体受力分析的一般方法,加深对力的概念、常见三种力的认识体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进行矢量运算掌握力的平衡条件教学重点正确画出物体受力图能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相关力的计算会分析平衡条件教学难点(1)体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进行矢量运算(2)能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相关力的计算教学方法建议讲练结合,运用三角形定则、平行四边形定则灵活解题文档实用标准文案一、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及知识温习二、共点力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力,或力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力叫做共点力。三、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2、四、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条件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条件是物体所受合外力零,即F合=0。在正交分解形式下的表达式为Fx合=0,Fy合=0。其中Fx合为物体在x轴方向上所受的合外力,Fy合为物体在y轴方向上所受的合外力。平衡条件的推论:1.物体在多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的一个力与余下的力的合力等大反向。2.物体在同一平面内的三个互不平行的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三个力必为共点力。3.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三个力的有向线段必构成封闭三角形,即表示这三个力的矢量首尾相接,恰能组成一个封闭三角形。五、经典例题讲解一、物体受力分析物体之所以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是由

3、于它们的受力情况不同,要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是研究力学问题的关键,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如何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呢?主要依据力的概念、从物体所处的环境(有多少个物体接触)和运动状态着手,分析它与所处环境的其它物体的相互联系,具体的分析方法是:1.确定所研究的物体,然后找出周围有哪些物体对它产生作用不要找该物体施于其它物体的力,譬如所研究的物体叫A,那么就应该找出“甲对A”和“乙对A”及“丙对A”的力……而“A对甲”或“A对乙”等的力就不是A所受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它物体上的力错误地认为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2.要养成按步骤分析的习惯先画重

4、力: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后画接触力(弹力和摩擦力):绕研究对象逆时针(或顺时针)观察一周,看对象跟其它物体有几个接触点(面),对每个接触点(面)若有挤压,则画出弹力,若还有相对运动或趋势,则画出摩擦力,分析完一个接触点(面)后再依次分析其它的接触点(面)。再画其它场力:看是否有电、磁场力作用,如有则画出场力。3.画完受力图后要检查检查一下画出的每个力能否找出其它的施力物体,若没有施力物体,则该力一定不存在,特别是检查一下分析的结果,能否使对象处于题目所给的运动状态(静止或匀速),否则,必然发生了多力或漏力现象。4.如果有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分析先假设此力不存在,

5、观察所研究的物体会发生怎样的运动,然后审查这个力应在什么方向,对象才能满足给定的运动状态。注意:合力和分力不能重复地列为物体所受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过程是合力与分力“等效替代”的过程,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时存在,在分析物体受力情况时,如果已经考虑了某个力,那么就不能再考虑它的分力。例如,在分析斜面上物体的受力情况时,就不能把物体所受重力和“下滑力”并列为物体所受力,因为“下滑力”是物体所受重力在沿斜面方向上的一个分力。二、共点力平衡条件及正交分解法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F合=0,用正交表示为2.在建立直角坐标系时,要考虑尽量减少力的分解3.若物体以初速v0沿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向下运动

6、,则当μ=tanθ时匀速证明如下:由正交分解法得,物体沿斜面向下的力为mgsinθ,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μmgcosθ。当匀速向下时有:mgsinθ=μmgcosθμ=tanθ(与m无关)。三、用平衡条件解题的常用方法1.正交分解法合成法力的合成法:物体受三个力的作用而平衡时,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这是解三力平衡问题时常用方法。注意:有时物体受四个力作用,也可将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等效为一个力,从而转化为三个力平衡问题,可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根据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或相似三角形求解。2.临界现象当某种物理现象变化为另一种物理现象,或物体从某种特性变化为另一种特性时,发生质的飞

7、跃转折状态,通常叫做临界状态,出现“临界状态”时,既可理解成“恰好出现”也可理解成“恰好不出现”的物理现象。3.极限分析法通过恰当地选取某个物理量推向极端(“极大”和“极小”、“极左”和“极右”等),从而把比较隐蔽的临界现象(或“各种可能性”)暴露出来,便于解答。4.通过本专题训练,着重掌握处理连结体问题的方法——隔离法和整体法①合理选择研究对象,这是解答平衡问题成败的关键之一。研究对象的选取关系到能否得到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