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940693
大小:13.46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4-26
《民族团结教育读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Nationalunityeducationcurricula民族团结教育读本(校本教材)马栏齐心九年制寄宿学校编著前言马栏齐心九年制寄宿学校坐落在关中红色革命圣地——马栏镇马栏街。地处陕西﹒旬邑的东北部,东临铜川、黄陵,南连耀县,北望甘肃正宁,西接古镇职田。学校前身为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习仲勋同志兼任首任校长,解放后更名为马栏中学。2002年,经县委、县政府批准,将原马栏中学和中心小学合并扩建为马栏九年制寄宿学校。2003年,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习仲勋夫人齐心同志深怀革命情怀,为学校捐资40万元建设一幢740平方米的教学楼,随后该校更名为“马栏齐心九年制寄宿
2、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3330平方米,建筑面积3888平方米,现有教职工47名,开设9个年级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49名,其中寄宿生168名,回民学生33名。这里历史悠久,民风淳朴,风景秀丽。一年来,学校通过主题丰富、充满趣味的民族文化宣传活动,向在校学生普及民族文化,宣传民族团结的理念,营造我校在民族团结方面的和谐氛围。其中“红色教育”是我校工作的重要篇章,我校依据马栏革命老区地域优势,在中小学通过民族团结教育进课堂、专题学习、主题班会等形式,凝聚青少年爱我中华的民族情怀。民族团结教育作为“红色教育”的补充教材,希望能为我校乃至马栏镇青少年朋友了解民族团结工作尽
3、份微博之力。由于编写水平有限,请读者帮忙指正。目录第1章绪言1、民族团结教育的指导思想、课程性质和基本原则···(1)2、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2)第2章我国的民族概况1、我国的民族组成······························(3)2、我国的民族分布······························(4-8)3、西北少数民族·······························(9-11)第3章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民族团结——历史见证······················
4、·(12-13)第4章部分少数民族名人榜1、部分少数民族名人··························(14-15)2、中国近现代部分少数民族名人·················(16-17)第5章结束语······································(21)第1章序言-1-第一章绪言1民族团结教育的指导思想、课程性质和基本原则民族团结教育的指导思想: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及党的十八大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育人为本,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工
5、作的各个环节,牢固树立“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民族团结教育的课程性质: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是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列入地方课程实施的重要专项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民族团结教育的基本原则: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要立足引导,重在教育。遵循各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重点、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坚持专项教育与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相结合;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与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相结合;过程、方法与目标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统一要求与体现各民族和地区的特点
6、相结合;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情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要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巩固,注重实效。2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中小学设置专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针对各民族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将民族团结教育的各项活动规范有序安排,保证活动质量。通过课堂教学、专题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到小学至初中教育阶段的教学、育人全过程中,特别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确保教学时间和教学质量。要因地制宜组织好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形式的选择要符合各族学生的年龄特征,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有效结合起来,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民族观、文化观,增强中华
7、民族大家庭的民族自豪感。除课堂教学主渠道外,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制宜,使用多种形式、途径和方法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注意发挥各种民族团结教育方法和途径的综合作用,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充分利用班会、团队活动、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等方式,组织开展“民族知识、绘画与手工、演讲、民族歌舞”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竞赛活动;织师生参观互访,相互学习,积极开展各民族学生之间结对帮学等活动。民族团结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密切配合,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自然资源,从学生所在地域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要通过地域性民族特
8、点的介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