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939196
大小:385.50 KB
页数:80页
时间:2019-04-26
《余映潮教例评析100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实用文案>余映潮教例评析100例1.充分利用课文,进行语言教学——《羚羊木雕》教例评析[教例简述]教学步骤一:根据课文练习二,安排分角色朗读课文,体味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步骤二:学生简说课文中的矛盾,理解文章内容。教学步骤三:利用课文特点,教给一点似乎看不起眼而又实实在在的知识——怎样把对话描写中的“说”这个“内容”写好。师生进行了如下内容的品读。1.“说”这个词是常常用的。如: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2.对话中有时不用“说”这个词。如:“您已经给我了。”“是的,这是爸爸给你的,
2、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3.对话有时用其它的“说”。如:“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不!”我哭着喊了起来。4.在“说”字之前加上“态度”。如:“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的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5.用“神情”表示“说”或在“说”字之前加上“神情”。如:“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严厉。“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我小声地说。6.带动作地“说”或以动作表示“说”。如:妈妈站起来,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
3、“送给谁了?告诉我。”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教学步骤四:进行怎样写把“说”写好的片段练习——根据下面的对话,要求学生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内容:“那只羚羊哪儿去啦?”。“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我把它收起来了。”“放在哪儿了?拿来我看看。”。“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没有卖……我送人了。”。“送给谁了?告诉我。”。“送给万芳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标准文档实用文案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不
4、!”。[评析]这样的一节课,给学生的印象何其深刻。这样的一节课,让学生的兴趣何其盎然。教师细心地从课文中发现了一个极有训练价值的内容——“千姿百态表示‘说’”,教师又周密地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让学生知道如何用“千姿百态”来表示“说”。这就是:充分利用课文,进行语言教学。对学生进行语言教育,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把教材用好、用够。这就要求我们养成细读课文的习惯,把落实语言教学的眼光深入到课文的深处。对学生进行语言教育,对教师来说,还须巧妙设计教学,就是要求你把最能落实基础知识
5、、最能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教学内容科学而艺术地组织起来,实施教学。这就叫“吃透教材”,有了这一个“吃透”,教学就成功了一半。中学语文教材,是精选的语言现象之一。聪明的教师就知道对它的充分利用,就知道让它发挥举一反三之功效,就知道让它一以代十。谁能说,学生学习了这一课,他不会想到“千姿百态表示‘笑’”、“千姿百态表示‘想’”、“千姿百态表示……呢?2.异彩纷呈教《背影》——《背影》教例评析[教例简述]例一(见《语文教学与研究》1982年第1期P20王松泉文)。一、课内交流段落提纲:回家奔丧——丧事毕,
6、赴南京,父子同行南京送别——事虽忙,不放心,亲自送行看行李,拣座位,再三叮咛穿铁道,见背影,几度落泪北京思父——持父信,见背影,泪光晶莹二、讨论:1.本文人物描写的手段有哪些?2.本文怎样描写父亲?3.这些描写各安排在标准文档实用文案什么场景?4.为什么要这样穿插安排?三、反复朗读,体味作者真挚、深切的感情。例二(见《教学月刊》1987年第8期P14张兆龙文)。一、将第六段作为讲析的切口。板书:背影买橘子:外貌——落泊潦倒动作——一片深情分离时:走几步、回头、说;混入、再找不着两次落泪二、父亲送行
7、的地方、动作、言谈?板书:车站终于自己送——爱子心切看讲拣嘱——无微不至我自责、负疚三、当时的家境?原因?板书:奔丧祖母死,父亲差使交御——祸不单行还亏空,办丧事、赋闲——家境惨淡四、读首段,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读末段,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课文所饱含的真挚的父子之情。例三(见《语文教学通讯》1992年第3期P13徐绍仲文)。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语言十分朴素自然的散文。他对动词的重复使用(如两次使用“踌躇”)、同义动词(如“嘱咐”、“嘱”、“嘱托”)、动词同其它动词或助词的联合使用(如“看了看”
8、、“须穿过”、“须跳下去”、“爬上去”)、动词的照应使用(后边的“走过去”同前边的“穿过”、后边的“探身下去”同前边的“跳下去”、后边的“爬上”同前边的“爬上去”)等则是非常具体的说明。通过对这些动词的分析,就可体会到父亲真诚朴素的情感。抓住了这些特点来教学,就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精度,就必然能节省许多时间。[评析]《背影》的教例丰富多彩,可谓智者见智。以上三例,是《背影》教学设计中的一隅:从教学思路来看,例一为“顺向思路”,教者主要地是从篇首讲至篇末;例二为“逆向思路,教者从重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