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2年岩石学考研试题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2年岩石学考研试题

ID:35931703

大小:5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4-25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2年岩石学考研试题_第1页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2年岩石学考研试题_第2页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2年岩石学考研试题_第3页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2年岩石学考研试题_第4页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2年岩石学考研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2年岩石学考研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2年岩石学考研试题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2年岩石学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1.岩浆  2.过冷度  3.岩浆建造  4.同化混染作用  5.斑状结构  6.变质相  7.接触变质作用  8.变质结晶作用  9.层流和紊流  10.胶结作用二.填空(每题3分,共30分)  1.常见的火成岩矿物的种类包括:  ,  ,  ,  ,  ,  ,  。  2.里特曼岩系指数的计算公式:      。  3.岩浆分异作用的主要方式包括:  ,  ,  ,

2、  。  4.火成岩的分类基础主要是:  ,  ,  ,  。  5.火山碎屑岩的分类必须考虑四个因素:  ,  ,  ,  。  6.变质岩的结构类型繁多,按成因可分为四大类:  ,  ,  ,  。   7.冲击变质作用是由陨石冲击而产生的一类变质作用,极高的  ,极大的  ,极短的  是作用的主要特征。  8.查明变质岩原岩可以从下列四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  ,  ,  ,  。  9.层理构造可按层内粒度递变特征划分为:  ,    ,    ,    。  10.鲍玛(Bouma)提出浊流的形成

3、和运动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    ,    ,    ,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花岗岩类型划分的现状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2年岩石学考研试题  2.简述鲍温(Bowen)反应系列的内容及其局限性  3.简述沉积岩的化学成分特征及形成环境对这些特征的影响  4.试述超高压变质榴辉岩的岩石学特征和地球动力学意义QQQQ普通地质学整理1.①地球内部密度向下渐增,但是不均匀增加。在400km、600km、2900km和400km处有明显增加,2900km处变化最大,地心为1

4、3g/cm3。②重力,在2900km深度以内,重力大致随深度增加,但有波动。2900km深度到地心,重力逐渐变小,地心重力为0.③压力,从地表至地心逐渐增加,10km为3000atm,35km为10000atm,2900km为150万atm,地心为370万atm。2.内部圈层划分:地壳与地幔为莫霍面,地幔与地核为古登堡面。3.陆地地形①山地(低山<500~1000m>,中山<1000~3500m>,高山<大于3500m>);沿两大地带分布,一为环太平洋两岸地带,二为从阿尔卑斯山到喜马拉雅山再到南亚地带。②

5、丘陵(一般仅数十米,最高200m),属重峦叠嶂低矮地形,如东南丘陵,川中丘陵。③平原海拔较低的宽广平坦地区,海拔多在0~500m,海拔0~200m叫低平原(如华北平原,东北平原),200~500m叫高平原(如成都平原)。④高原海拔500m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2年岩石学考研试题以上,顶面平缓,起伏较小,面积比较辽阔的平地。⑤盆地周围山岭环绕,中部地势较平似盆状的地形。⑥洼地陆地上有些地区很低,高程在海平面以下。2.摩氏硬度计①滑石②石膏③方解石④萤石⑤磷灰石⑥长石⑦石英⑧黄玉⑨刚玉10.金钢石P3

6、4表3.表3-7表3-8表3-9喷出岩构造:气孔构造,杏仁构造,流纹构造。按SiO2含量划分岩浆岩【大于65%(花岗岩)、52%~65%(正长,闪长,安山)、45%~52%(辉长岩,玄武岩)、小于45%(橄榄岩,辉长岩)】变质岩特征构造:片理构造(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4.地层表:(P50)地质年代单位:宙、代、纪、世、期地层单位:宇、界、系、统、阶5.褶皱概念:岩层受力变形产生一系列连续的弯曲岩层连续完整性没有遭到破坏,是岩层塑性变形表现。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中心部分是较新岩层,两

7、侧部分岩层依次对称变老。背斜:岩层向上弯曲,形成中心部分较老岩层,两侧岩层依次对称变新。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2年岩石学考研试题褶皱要素核:褶皱的中心部分。翼:褶皱核部两侧对称出露的岩层。枢纽:褶皱弯曲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连线。细分(P63,64图):按轴面产状→直立褶皱(A)倾斜褶皱(B)倒转褶皱(C)平卧褶皱(D)按枢纽产状→水平褶皱(AB)倾伏褶皱(CD)2.断层概念:岩层或岩体受力破裂后,沿破裂面两侧岩块发生显著位移,这种断裂叫断层。要素:断层面、断盘、断距。正断层:沿断层面上盘相对下降,下盘

8、相对上升逆断层:沿断层面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平移断层:沿断层面走向,两盘相对错动断层组合类型(P675-23):阶状断层→两条或两条以上倾向相同走向平行正断层组合而成,上盘依次下降,呈阶状。地堑→由两条走向大致平行而性质相同的断层组合而成一个中间断块下降,两边断块相对上升的构造。地垒:有两条走向大致平行而性质相同的断层组合而成的一个中间断块上升,两边断块相对下降的构造。叠瓦构造:数条逆断层平行排列,构成倾向一致的逆断层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