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智慧社区设计方案和对策

智慧城市智慧社区设计方案和对策

ID:35931209

大小:6.80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4-25

智慧城市智慧社区设计方案和对策_第1页
智慧城市智慧社区设计方案和对策_第2页
智慧城市智慧社区设计方案和对策_第3页
智慧城市智慧社区设计方案和对策_第4页
智慧城市智慧社区设计方案和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智慧城市智慧社区设计方案和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智慧社区解决方案1.1概述及规划人类已迈进了二十一世纪,我们赖以生存的整个社会正面临着新经济时代所带来的种种变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仅改变着人们工作、商务的模式,更开始全面地改变人们生活的观念和方式,在我们熟悉的物质城市的身边已经迅速形成一个信息化、虚拟化或者说是数字化得“新城市”。在这个“新城市”中,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在线购物、远程医疗;可以在电脑前学习课程;人们将生活在“数字家庭”、“数字社区”、“数字城市”之中。智慧小区就是以互联网为依托,运用物联网技术将小区的物联系统和服务、家庭中的智慧家居系统整合在一起,使小区管理者、用户和各种智慧系统形成各种形式的信

2、息交互,以达到更加方便快捷的管理,给用户带来更加舒适的“数字化”生活体验。1.1智慧小区的组成智慧小区系统基于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信息集成技术,建立一个沟通住户与住户、住户与小区的综合服务中心、住户与外部社会的多媒体的综合信息交互系统。该系统以社区中心机房为枢纽,有机的将小区数字化服务、物业数字化管理、社区智能化管理和住户智慧家居系统结合起来,真正的实现(1)住户与住户之间的信息联通(2)小区物业智慧管理。(3)周界、视频监控、一卡通等子系统联动工作。(4)小区网上社区提供缴费管理、网上保修、电子购物、家政服务等便民服务。1.1建设目标(1)为开发商提升楼盘品质、

3、赋予楼盘新的核心竞争力,使得开发商在行业竞争中处于领先水平;(2)为物业公司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的和业主进行交流和互动,提高物业公司的服务水平,提升物业公司信誉;(3)为业主提供舒适、安全、高品位、方便的生活环境。1.2智慧社区系统功能提要(1)使每户居民都能够享受智能家居带来的安全、舒适、健康和便捷;(2)为每户居民住宅节约能源;(3)联网报警管理,为每户居民提供安全服务;(4)社区商务服务,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购物和支付;(5)社区信息服务,包括发布社区管理信息和用户查询信息;(6)社区医护服务,为每户居民提供上门救助和护理服务;(7)居家养老服务,为老人提供2

4、4小时随叫随到的上门服务。1系统功能介绍WIFI互联网家庭无线局域网RF无线路由器无线网络摄像机无线报警器无线灯光、窗帘、电器控制器全无线智能家居系统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3G网络控制主机1.1基础网络智慧小区系统由读卡器、权限检测设备、智能控制系统、软件系统等组成,要实现各系统联动,智慧管理,硬件与硬件、硬件与软件、住户与物管、住户与住户间有大量的传感信号、控制信号、无线信号、多媒体信号传输,因此一个高效、稳定、可管理、可维护的基础网络是智慧小区的有力支撑。基础网络的建设从光纤入户、无线覆盖、核心机房三方面考虑。1.1.1光纤入户由住建部、工信部等联合发布的《住宅区和

5、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和《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两项国家标准将从20134月1日起正式实施。两项国家标准对光纤入户的实施情况做出了强制性规定,其中包括:在公用电信网已实现光纤传输的县级及以上城区,新建住宅区和住宅建筑的通信设施应采用光纤到户方式建设(俗称光纤入户);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必须满足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平等接入、用户可自由选择电信业务经营者的要求;新建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的地下通信管道、配线管网、电信间、设备间等通信设施必须与住宅区及住宅建筑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光纤入户的建设,不仅仅是响应

6、国家的政策,更重要的是:(1)光纤的成本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进步、应用范围的扩大,呈现出单缆所含芯数越来越多、单位造价逐步走低的趋势,为高密度、大容量的信息传输提供了有效的载体。(2)将智慧小区各系统电信号通过光电转发设备变为光信号传输,可利用上述光缆特性,减少线缆施工量,美化小区环境。(3)雷电对光缆没有任何影响,可以避免电缆传输遭受雷击而致小区系统瘫痪(4)光纤入户为高速上网、网络视频、电子商务等应用提供了保障,增强了住户对智慧小区系统投资的满意度。1.1.1无线覆盖随着通信技术的飞快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日常

7、生活中,伴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无线应用。小区无线全覆盖可将住户的智慧生活从户内延伸到户外,提高小区住户的体验感。1.1.2核心机房小区信息量高密度转发,高速度处理以及海量住户及物管信息保存管理,对核心机房建设提出了以下要求:(1)应按照可管理、可维护的理念去搭建网络交换系统。网络拓扑一般采用星形结构,核心、汇聚、接入三层架构。设备的选型上要选择带网管功能的交换机,通过交换机不同策略配置,实现对网络灵活、弹性、安全地管理。比如可以通过VLAN的划分,将联在一台交换机上的摄像头、门禁设备分别划分到不同的虚拟网段,两种信息传输互不干扰。(2)应按安全、稳定的理念去搭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