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知能演练活用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实践(jiàn) 朱熹(xǐ) 一帆风顺(fān)B.埋没(mò)论语(lùn)盲目接受(mánɡ)C.遵照(zūn)瞭望(liáo)彷徨恐慌(huánɡ)D.鉴定(jiàn)授予(yǔ)不知所措(cuò)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意力。B.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C.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查,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D.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捡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2、。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孩子阅读传统典籍,父母不能袖手旁观,最好和孩子一起研读和辨析。B.中国传统的治国之道是儒家的大学之道,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次第展开。C.曲折是人生的清醒剂,在曲折的道路上获得教益,是你一帆风顺时难以得到的。D.老师在演讲中时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简直令同学们目不暇接。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过分草率的决定,可能会给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也会产生悔不当初的愧疚。②所以选择既要把握好时机,又要仔细慎重。③人生在世有很多
3、的时候需要选择,但是选择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何去何从常常会让我们犹豫不决。④除此之外,就是在决策的时候,不要一味地依赖别人的意见,他人并不知道你真实的处境,无法设身处地从你的角度出发来选择。⑤过分彷徨,可能会坐失良机,让机会从面前溜走,造成“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感叹。A.③⑤①②④ B.③①⑤②④C.①⑤③②④D.③⑤①④②5.文学文体知识填空。本文作者 是 籍华裔物理学家。在文中“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一句中,“四书”指的是《 》《 》《 》《 》。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1
4、0题。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我觉
5、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6、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6.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7.“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错误是什么?“格”在此句中是什么意思?8.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9.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可否删掉?为什么?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10.你认为,我们今天的教育,应该如何做到培养实验的精神?课外拓展?类文阅读(2017湖南郴州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3题。匠心之道“守破离”刘根生①一部《战争与和平》,草婴翻译了6年。他一生追求像原著一样的艺术标准,翻译作品始终遵从六道工序:研读
7、原著、译文、读译文、请人朗读、交编审、打磨求“神韵”。连环画泰斗贺友直的作品被称为“把故事画活了”,他生前却自称是个“大匠人”,“蜗居”闹市数十年,每日挥毫不止,在中国传统线描中融入西画写实造型方法,将线描艺术推向高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独具匠心,终而造诣精深,成其大器。②匠心之道,看似无着处,实则有迹可循。有一本叫《匠人精神》的书,这样讲成为一流工匠的“守破离”:跟着师傅修业谓之“守”,在传承中加入自己的想法谓之“破”,开创自己的新境界谓之“离”。由此我们也可以引申为各行业的匠心之道:守,以理想为基,久久为功而不改初衷,精益求精而臻于至善;破
8、,以思考为底,无思考则无变化,无变化则始终是老样子,学而思才能“芳林新叶催陈叶”;离,以创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