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关于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

2016关于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

ID:35863363

大小:3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4-21

2016关于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_第1页
2016关于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_第2页
2016关于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_第3页
2016关于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_第4页
2016关于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关于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2016关于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重点推进生态农业建设、推广节能减排技术、节约和保护农业资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在农村地区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行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16关于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借鉴!“美丽乡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是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必然趋势。为推进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县政协九届二十次主席会议安排,9月4日部分县政协委员及县农办负责人,深入竹溪县水坪镇大石门村、竹溪工业

2、园茶叶制品生产线和我县麻家渡镇总兵安村等“美丽乡村”建设现场,进行了专题调研,并组织农办、林业、住建、国土、交通、农业、水务等部门及麻家渡镇党政负责人进行了专题座谈,现将情况报告如下: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9/9精品文档(一)注重了规划引领。全县紧紧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总目标,按照“美丽乡村”建设要求,一是坚持科学规划。强化城乡一体化的理念,把“美丽乡村”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做到城乡统筹,生态优先,产业支撑,设施配套。二是坚持突出重点。全县确定了15个试点村。每个试点村遵循“自然美

3、、现代美、个性美、整体美”的原则,因地制宜规划、产业发展优先、环境整治出彩、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境优美的思路,重点实施麻家渡谭家河、宝丰女娲山等片区的“美丽乡村”建设。三是坚持先易后难。按照实施阶段确定的各项建设任务,采取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办法,首先从饮水难、行路难、住房差、环境差入手,致力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样板。(二)强化了资源整合。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帮建、社会参与、农民主体”的资金筹措机制,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乱、各出其力、各记其功、统筹使用、形成合力”的原则,整合国土、交通、农业、林业、水务、住建、扶贫、环保等部门资金,向“美

4、丽乡村”倾斜、集聚。强化县直单位新农村帮建扶持力度,引导社会资金积极参与,拓展“美丽乡村”建设的筹资渠道,截至目前,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共启动项目28个,整合项目资金3232万元。(三)融合了产业文化。产业、文化的融合,是“美丽乡村”创建的灵魂。麻家渡镇把农业产业和地域文化相结合,以农业资源、乡村风景资源、十星文化资源为依托,开发农业观光产业;以历史传说为线,开发佛爷洞、仙姑洞、福山公园、星源空间、崇德家园、龙头亭、凤凰亭等人文景观,推动了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以“荷花文化节”的举办,实现了文化搭台,以节会友,文“经”互动,丰富了“美丽乡村”

5、的内涵。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9/9精品文档(四)突出了示范效应。麻家渡镇以总兵安村为中心,辐射带动谭家河流域一河两岗四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了较为成功的建设模式:一是产业带动式。以苗圃、茶叶、核桃等产业为依托,拓展农业观光、休闲度假、生态体验等功能,开发“农业+旅游”产品组合,带动农副产品加工、餐饮、住宿、服务、娱乐等相关产业发展,使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收入向二、三产业延伸。二是企业主体式。以核心企业为支撑,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就近打工等形式取得收入,被群众总结为:“土地流转收租金,入股分

6、利得红金,打工挣钱有佣金”的产业支撑模式,实现了村企互动,农商互动,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合作共建式。以政府为主导,配套建设水、电、路、文、医、教等公共基础设施,推动区域产业、商贸、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协同发展。(一)主体作用待激活。农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目前部分农民对“美丽乡村”建设,仍存在着等政策、靠扶持、要资金的依赖思想,对“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参与建设力度不够,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对农民的宣传引导发动不够。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9/9精品文档(二)统筹协调待加强。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7、中,有的项目实施了无规划,有的想建设无项目,有的开工了无资金。“美丽乡村”建设涉及到规划的编制、项目的实施、资金的调度,产业的培育,后期的管理等环节,责任体系亟待完善。(三)产业培育待强化。“美丽乡村”建设,村庄美、环境美、人文美固然重要,但是维持美丽的核心是要靠产业来支撑,目前“美丽乡村”建设农民收入不稳定,集体经济空壳,“美丽乡村”建设的后期管理及投入仍然靠政府的现象普遍存在。(四)建设标准待提高。当前“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起点低,建设标准低,发展水平低,“三低”现象比较突出。有的虽然编制了建设规划,但对规划的可行性、操作性、权威性缺乏审

8、定;有的虽然有了规划,但在建设的过程中随意变更,降低标准,没有突出“自然美、现代美、个性美、整体美”的特色。(一)强化组织领导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