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840685
大小:89.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4-2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大全(自考)复习题大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大全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特点 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即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基本生产结构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政治上:高度中央极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也被称作“大一统中央极权制”)。 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社会结构上: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长制。 2、四次次大的侵略战争及其之后所签不平等条约 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的时间和所签
2、订的《南京条约》及其陆续签订的《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天津条约》(与英法美俄)和《北京条约》(与英法),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这些都有划时代意义。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94年日本在中国的旅顺大屠杀、1900俄国制造的“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通商口岸:第一次鸦片战争开五口(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其后所签《北京条约》开天津。 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手工业者等。 中国资产阶级的
3、分层: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中国近代社会的开端:鸦片战争及其《南京条约》等的签订。 近代中国社会的社会性质和两大矛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前一对是最主要矛盾。 中国人民在近代史上最早的反侵略武装斗争: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领导台湾人民抗击日本占领台湾的人:黑旗军首领刘永福。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殉国的将领: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江南提督陈化成。 甲午海战中殉国的将领:北洋舰队统帅丁汝昌、管带邓世昌、林永生、刘步蟾等。 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林则徐。 魏源的《海国图志
4、》中提出的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中国早期维新思想家:马建忠、王韬、郑观应等。 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开始普遍觉醒是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 严复在《救亡决论》中最先喊出“救亡“口号。 孙中山在兴中会成立时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专业资料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金田起义:1851年1月,洪秀全率领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颁布,是天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和社会改革方案。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1864年失败
5、。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换言之,缺乏先进的阶级的领导。 洋务派举办洋务事业的目标:“求强”“求富”。 洋务派举办洋务军事工业目的:直接目的是镇压国内农民起义,同时有抵御外国侵略的目的。 举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早由冯桂芬概括出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洋务派举办的民用企业的形式和性质:形式:官办、官督商办(采用最多的形式)、官商合办。性质:基本上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康有为(旗手)、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 “公
6、车上书”:1895年,康有为等在京赶考的举人(由各省派公车送京赶考)向皇帝上书,要求拒绝与日本议和并变法。 宣传变法的理论文章: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著作;梁启超《变法通义》,谭嗣同写了《仁学》,严复在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等。 维新派与守旧派辩论的问题及其实质: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守旧派的代表人物:洋务派官僚张之洞,写有《劝学篇》是对抗维新变法的代表作。 “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
7、诏》未开始标志,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为结束标志。 “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 第三章辛亥革命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阶级基础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骨干力量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组织: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1904年后,华兴会(黄兴在长沙组建),科学补习所、光复会等成立。-专业资料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 第一
8、个全国性资产阶级政党及其纲领:1905年8月,在东京成立同盟会。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机关报为《民报》。 革命派与改良派辩论的焦点:要不要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 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