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08年国家公务员面试实战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08年国家公务员面试实战案例 实战案例解析 (1)请你谈谈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的理解? 出题思路:智能性问题。考察综合分析能力。看考生能否对这句话的本意做出正确的理解,例如,先做人后做事、先做小事后做大事、做人、持家、治国平天下等异事同理。考生还应结合现实谈谈自己的观点。对这句话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发挥,甚至可以提出质疑,但要为自己的观点提供充足的论据。 评分参考标准: 好: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名言能正确理解,并能结合自己的实际说出独到的看法;论点鲜明,论据充分。 中: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名言理解
2、基本正确,有明确的观点和想法,但说理不够充分。 差: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解不清,或者泛泛而谈、言之无物。 (2)中国父母奉行把钱财留给后代的做法。但有人认为:“父母给孩子留下钱财会抑制孩子的能力发展。”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为什么?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11精品文档出题思路:智能性问题。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该问题可从两方面来谈,留下钱财给后代,为后代创造有利的生活条件,是可以理解的;但钱财也有可能阻碍孩子能动性的发挥和生活能力的发展。 评分参考标准: 好:能全面地分析问题,论点鲜明、
3、论据充分,考虑问题有深度,且能言之成理。 中:能看到问题的两面,但论述不够深刻,泛泛而谈。 差:看问题片面,比如只从一个角度阐述问题。 (3)听说有的大学生很不愿搞宿舍卫生,他们的理由是:“做大事者不拘小节”。但管理卫生的老师却说:“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请问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出题思路:智能性问题。通过考生自己身边常遇到的事情,考察其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好的考生应能充分说明这两个观点的合理性,并能辩证地分析这两种观点的适用背景。 评分参考标准: 好:能辩证地阐述这两个观点都正确。 中:认为这两个观点都正确,但阐述不充分。 差:
4、偏激,就一个观点批另一个观点。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11精品文档(4)着名数学家华罗庚在自己的母校给小校友做报告时曾说:“学习就应该弄斧到班门、下棋找高手”。可我们平时却常说不要班门弄斧、不要在关公面前舞大刀。请问你怎么理解这两种矛盾的说法? 出题思路:智能性问题。通过对这两种观点的分析,了解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前者说明求学者应该敢于在高手面前露相,以求得指导;后者说明不知深浅地在专家面前炫耀自己是无知而可笑的。 评分参考标准: 好:能全面阐述这两种说法的含义,充分说明这两种观点的正确性和适用情况。
5、中:承认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并不矛盾,但不能充分阐述各自适用的情况及含义。 差:片面,偏向于一个方面;或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5)现在社会上许多有钱人并没有高学历。有人感叹说:“低学历者成了富翁,高学历并没有成为致富的钥匙。”请问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11精品文档出题思路:智能性问题。对这一现象应进行全面的分析。例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①就社会总体而言,高学历者的收入要高于低学历者;②高学历意味着在某一领域有较高的造诣,但与致富并没有直接关系;③一个人能否致富不仅是由知识和学历
6、决定的,致富与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总体能力以及机遇等都有关;④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中存在对知识承认和重视不够的问题;⑤社会中某些不合理的现象确实存在,使某些人有机会赚取不义之财。 评分参考标准: 好:分析考虑问题全面深刻,能列出上述三个及三个以上的观点;同时有较为充分的论据支持。 中:能看到社会确实存在分配不公的现象;也能指出学历与致富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言之有理,没有明显的错误和矛盾,但观点不够全面。 差:片面强调社会分配不公,对知识重视不够;或观点不明,论证不清,空洞、言之无物。 (6)目前在青年人中有这么一种现象。由于进入社会后所处的情况不同
7、,导致两个以前要好的同学,甚至是无话不说的密友成为陌生人。有的学者把这种现象称为“同代代沟”。你对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 出题思路:智能性问题。由于学生毕业后,工作、生活环境、经历、自身素质、经济收入、价值观的不同,以及同学、朋友间原本感情基础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同代代沟”现象。通过考生对这种现象的分析及评价,考察其综合分析能力。注意不要对考生的价值倾向做好或坏的评判。 评分参考标准: 好:考生能比较全面深入地分析“同代代沟”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做出客观的评价。有独到的见解和很强的说服力。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
8、/11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