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天天增分练第23天语言运用+传记阅读三

高考语文复习天天增分练第23天语言运用+传记阅读三

ID:35817818

大小:24.4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20

高考语文复习天天增分练第23天语言运用+传记阅读三_第1页
高考语文复习天天增分练第23天语言运用+传记阅读三_第2页
高考语文复习天天增分练第23天语言运用+传记阅读三_第3页
高考语文复习天天增分练第23天语言运用+传记阅读三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复习天天增分练第23天语言运用+传记阅读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3天 语言运用+传记阅读(三)一、语言文字运用(9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汽车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大部分厂商开始瞄准海外市场,奇瑞公司经过惨淡经营,2017年销量继续攀升。②武亦姝在第二届中国诗词大会中勇夺冠军,大家都夸她是一位才女,她却求全责备,谦虚地说自己还存在很多不足。③社会对校园欺凌的严重性认知不足,学校不愿意张扬,家长们投鼠忌器,使得多数校园欺凌最终沉没水底,私下消化。④这些游戏或多或少都占据了我们手机一定的存储空间,有时候为了保留它们,我

2、们不得不忍痛割爱一些应用或者照片、视频等。⑤“第五代”导演是承前启后的一代导演,他们是新时期电影创业和电影观赏的启蒙者,他们在中国电影走向艺术和产业自觉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⑥2017年初,人类在和人工智能机器人的PK中连连败退,这类机器人无所不为,会下棋,会猜脸,还能解答各种问题。A.①③⑥       B.①④⑤C.②③⑤D.②④⑥解析:选D ①惨淡经营: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句中使用正确。②求全责备:要求完美无缺。多用于对别人,倾向于贬义。用在此处不恰当。③投鼠

3、忌器:想扔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东西。比喻欲除恶而有顾忌,不敢放手干。使用正确。④忍痛割爱:忍受痛苦放弃自己心爱的东西。后面不能带宾语,此处使用不当。⑤不可或缺:不能有一点点缺失。符合语境。⑥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用于此处感情色彩不当。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在战争结束70多年后的今天,日本在华遗弃的化学武器仍对中国人民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和危害。B.甘肃残疾学生魏祥致信清华大学希望解决生活的特殊问题,随即表示,将为魏祥提供一切尽可能的生活帮助。C.在历史进程中,

4、“侠”逐渐与公理正义和天下苍生产生联系,武侠文学中的侠客成为为国为民、扶危救困的理想人格。D.《朗读者》用最真挚的访谈展现了最平实的情感,用最经典的文本体现了最感人的阅读,广泛获得了好评。解析:选A B项,成分残缺,“随即表示”无主语,可在“随即”前加“清华大学”。C项,搭配不当,主语“侠客”不能与“人格”搭配。D项,语序不当,“广泛”应该修饰“好评”。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王大石捧着一幅字画凑到马医生跟前:“区区草字,不成敬意,请您笑纳。”“如此盛情,却之不恭,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马医生

5、脸上堆满了笑容。B.最后,感谢嘉宾王小美和我们一起度过了这段美好欢乐的时光,也祝贺她荣幸地加入我们的综艺之友俱乐部!感谢大家的光临,我们下期节目再会!C.张经理,您家父今天来公司找您,您不在,我负责接待的;他叮嘱说您回公司后,一定要跟他打个电话。D.本公司经过六年的打拼,不断发展壮大,值此分公司开业庆典之际,向来自各界的朋友惠赠一份精美礼品。解析:选A B项,“荣幸”,指荣耀而幸运,一般是表现自己谦虚的意思。此处使用对象不当。C项,“家父”使用对象不当,“家父”是面对别人对自己父亲的称呼;而称别人的父亲,叫“令尊”,此句

6、中“您”与“家父”矛盾。D项,“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惠,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行为。这里应为“敬赠”。二、传记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冯兰瑞:一生心系祖国的女经济学家沈黎明冯兰瑞1920年9月出生在贵阳一个书香之家,自幼天资聪慧,学习成绩名列前茅。1936年夏,冯兰瑞随家人来到重庆,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她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毅然选择了跟随共产党干革命的人生道路。1940年,冯兰瑞经过长途跋涉抵达延安。由于年轻,政治面貌是党员,又有较高文化,冯兰瑞被分配到“青年工作委员会”。参

7、与中国青年运动史的编写,一年多后,她不仅圆满完成了青运史十年内战部分的编撰,还经过亲自采访,写出了《徐特立传》一书。1945年,组织鉴于冯兰瑞不俗的写作能力,将其调到张家口的晋察冀日报社工作。在那残酷的战争年代,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和自己的刻苦努力,冯兰瑞很快成为我党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1953年,冯兰瑞担任《哈尔滨日报》总编。当时新中国刚从战争年代走出来,百废待兴,正在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冯兰瑞敏锐地感到,要把新中国建设好,必须尽快培养出一大批懂经济的人才,便萌生了从事经济学教学的念头。她毅然向哈尔滨市委提出申请,放弃总

8、编职务,去当一名教员。1954年,冯兰瑞正式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任教,并重入校园深造。34岁的她将年幼的女儿托付给母亲照顾,将全部心思都用到了学习上。每天教室、图书馆、宿舍三点一线成了她生活的常态,深夜挑灯夜读更是家常便饭。1956年,冯兰瑞以科科满分的优异成绩完成了学业,回到哈工大开始了教书育人生涯。为了将干巴巴的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