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专题高中历史必修一历年4年高考真题汇总1

高考备考专题高中历史必修一历年4年高考真题汇总1

ID:35815756

大小:668.27 KB

页数:117页

时间:2019-04-20

高考备考专题高中历史必修一历年4年高考真题汇总1_第1页
高考备考专题高中历史必修一历年4年高考真题汇总1_第2页
高考备考专题高中历史必修一历年4年高考真题汇总1_第3页
高考备考专题高中历史必修一历年4年高考真题汇总1_第4页
高考备考专题高中历史必修一历年4年高考真题汇总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备考专题高中历史必修一历年4年高考真题汇总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备考专题高中历史必修一历年4年高考真题汇总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2008年广东单科,1)右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解析:B.祠即宗祠,据此既可判断与之联系的制度是宗法制。2.(2008上海历史,A组1)“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A.分封制B.井田制C.郡县制D.行省制解析:A“封建”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以藩屏周”是“拱卫周王室”的意思,因此这句话指的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3.(2008江苏,1)“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

2、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三省六部解析:C西周时实行分封制,分封了齐国、楚国、鲁国等。但是到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分封制被彻底打破。应选C项。4.(08海南历史,3)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其目的在于()A.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B.禁止分封异姓王侯C.鼓励臣民建立军功D.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解析:A刘邦的话是两层意思:一是限定只有刘姓才能当诸侯王,二是没有刘姓皇帝

3、的批准,非刘姓的人没有大功是不能被封侯的。很显然刘邦此举之目的在于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5.(2008上海历史,A组6)“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这几句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七国之乱B.八王之乱C.安史之乱D.三藩之乱解析:前两句诗是说渔阳一带的叛乱发生,结束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奢糜无度的生活(因为“霓裳羽衣曲”是唐玄宗创作的)。因此反映的应是安史之乱。6.(2008上海历史,A组7)中国历史上推行重文轻武、大将不得据地拥兵政策的朝代是A.西汉B.隋朝C.宋朝D.清朝解析

4、:C中国历史上北宋为了解决地方藩镇割据的问题,采取了“重文轻武”的策略,而且采用“杯酒释兵权”的方式剥夺了中央和地方大将的兵权。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7.(2008上海历史,A组9)右图所示的是A.秦朝的疆域B.宋朝的疆域C.元朝的疆域D.明朝的疆域解析:C.从图中可以看出“中书省”和大量行省的设置,结合所学知识,只有元朝时期才在全国实行行省制度。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8.(2008江苏,3)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

5、表明他主张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解析:A题干中唐太宗的话的意思是发挥宰相和诸位大臣的聪明才智,全盘考虑,以防止决策的失误。因此应选A项。9.(08山东基本能力测试,27)下列词句①休养生息②杯酒释兵权③犯颜直谏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⑤“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可以作为萧何、魏征、赵普、范仲淹、王安石等五位中国古代宰相小传的关键词句.对应的排序是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⑤④C.①③②④⑤D.③①④②⑤解析:C。本题属于容易题,侧重于对文

6、史基础知识的考查记忆。10.(2008年山东文综,8)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解析:B考查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三省之间分工明确,互相配合,既提高了行政效率,又互相牵制,有利于加强君权。11.(2008宁夏,25)《旧唐书·良吏传》记载了一名叫王方翼的官员,“(高宗)永徽中累授安定令,诛大姓皇甫氏,盗贼止息,号为善政”。当时此类的记载尚有许多。这说明本资A.官府与大姓的关系是地方治理的关键B.朝廷一直压制门阀C.朝廷对地方缺

7、乏影响力D.士族大姓势力膨胀导致割据解析: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材料体现了地方官王方翼消灭了大姓皇甫氏后,使这一地区的治安好转,由此可以看出,能否处理好官府与大姓的关系是当时地方治理的关键。12.(2008宁夏,26)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A.秦代B.汉代C.唐代D.宋代解析:D解析:根据“擢通判”中的“通判”来进行判断。北宋初年,宋太祖开始在地方上设通判,来监督知州。13.(2008年广东文基,21)明初,

8、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此事说明当时A.实行了内阁制B.设立了军机处C.实行了分封制D.郡县制受到挑战解析:C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削藩”,“藩”是指地方割据势力或者地方存在的对中央构成潜在威胁的势力,C项符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