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798295
大小:61.7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4-18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第04单元单元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04单元单元检测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敬畏之心与文化自觉王学泰古人对文化持什么态度?用现代的话说是有点“文化至上论”的。刘勰在《文心雕龙》开篇就写道:“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意思是说文化、文章、文采太重要了,它是与“天地”一起诞生的啊。而且他还洋洋洒洒地写道:日月星辰是上天之文,山川草木是大地之文,它们与“肇自太极”的人之文,鼎立为三,合而为一。它也就是“道”。刘勰突出了“人文”,也就是文化的崇高性、永恒性,如江河行地,日月经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这种文化观念来自儒家,自从“独尊儒
2、术”之后,它就占了主导地位。自古以来,凡是与儒家经籍有关和由此衍生的典章制度、礼乐诗文都受到尊重和敬畏,甚至有点神圣化,如说“仓颉造字”和“天雨粟,鬼夜哭”之类。古人不仅相信文化的崇高和永恒,而且把它视作民族凝聚之纽带。世界大多数地方是依靠种族或宗教的认同作为民族凝聚纽带的,而我们则主要靠文化。所谓“《春秋》之法,中国用夷礼则夷之,夷进于中国则中国之”。就是说按照《春秋》大义:哪怕你是“夷”人,一旦采用“中国”(中原王朝)之礼,就像对待国人那样对待你;如果你是“中国”人,用了“夷”礼,则像对待“夷”人那样对待你。可见是否进入中国文化成为判
3、别人群归属的决定因素。在儒家看来,“礼”是文化的核心。儒家的信徒以担荷道统自命,他们无论从政,还是“立言”,其终极目的就是“行道”,或者说是以“道”化众,使人人都受到文化的熏沐。这样我们就懂得了为什么司马迁把自己坚持在屈辱下生存写作《史记》看得“重于泰山”,也就懂得了曹丕为什么说写作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些士人都有充分的文化自觉,他们把创造文化和传播文化视作安身立命的基础。他们相信自己的事业是上通于天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思飘云外物,律中鬼神惊”这些名句就是这种意识生动的概括。然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农业文明为背景的
4、,可以说在地球上所有的农业文明中它是发展得最精致、最详密、最完美的一个。然而,近百年来我们又处在社会转型和革命震荡之中。传统文化因为代表既往而失去了原有的光环,原有的敬畏心自然会随之衰减。上个世纪从60到70年代,极“左”思潮高涨,扫荡文化运动一浪高过一浪。此时“文化”乃是一个负面词汇了,传统文化更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遑论敬畏。这时的传统文化成为妖魔。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情况虽有根本改变,但并非“复旧”,而是被纳入孔方兄的营垒。因此“读经热”“古董热”“收藏热”,乃至种种弘扬“国粹”热都不免与“赚钱热”有或明或暗的瓜葛,与文化关系不大。人
5、们看到一幅字画、一款文玩,第一判断都是“值多少钱”。过去被“政治的正确”打压扫荡,进而妖魔化;现在是被金钱任意驱使,日益庸俗化。两者虽不同,对文化的蔑视则是一样的。因此,现在人们干的许多事关文化的事,让旁观者看来最没文化,大约都是金钱在当家做主的缘故。朱熹在《中庸注》中说“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他指的是上面所说永恒不变、天人合一的道或文化,正是这种兢兢业业的态度,肇自孔孟的“道统”延续至今。现在我们努力建设法治社会,这也包含着文化重建。对“道”“文化”的理解和定位,我们自然会与朱子有很大差别,但文化重建不能完全脱离本土资源也是不争事实,特
6、别是传统的文人士大夫那种质朴的精神、敬畏的态度,是我们重建文化进而形成文化自觉过程中必不可少的。1.下列说法不属于“文化至上”的一项是A.现在,我们正在努力建设法治社会,这也包含着文化重建。B.儒家的信徒无论从政,还是“立言”,其终极目的都是“行道”。C.凡是与儒家经籍有关和由此衍生的典章制度、礼乐诗文都受到尊重和敬畏。D.司马迁、曹丕等把创造文化和传播文化视作安身立命的基础。2.下列说法或行为,不属于文化自觉行为的一项是A.司马迁把自己坚持在屈辱下生存写作《史记》看得“重于泰山”。B.朱熹认为对文化要有“君子之心,常存敬畏”的态度。C.
7、杜甫写文章追求的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D.曹丕说写作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刘勰把人文、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三者合而为一,突出了人文的重要性。B.将文化妖魔化和庸俗化都是对文化的蔑视,谈不上对文化的敬畏。C.“礼”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判别人群归属的唯一标准。D.当下,我们应该学习传统的文人士大夫的质朴精神和敬畏态度,进行文化重建。(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4~7题。天地苍茫一根骨庞进司马迁的祠墓在陕西的韩城市。祠内有他的塑像:束高发,穿红袍,长眉入鬓,双目炯炯——那眼神,有
8、穿透历史烟云的明晰和超凡入圣的穆然;显著的还有那一袭长及心胸的须髯,给人一份文人的傲岸和学者的庄重。据说,人受过宫刑,胡须会随之脱光,而这尊塑像,依然大须飘拂——这大概是民意使然了:你皇上要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