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792798
大小:227.6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4-18
《2017_2018学年高中政治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单元综合提升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灿烂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1)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提醒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不能说成汉字的发明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2、的见证见证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作用对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地位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特点历史辉煌而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实用性、整体性(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①独特性: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我国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②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受历史、地
3、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的文化在交流中展现出自身的特征,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使中华文化呈现多样化。③民族性:中华各民族基于自身的政治、经济、习俗等因素,在文化上呈现多样化。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各民族文化的个性,又有中华民族文化的共性。提醒 源远流长,侧重于从纵向、从动态上,即从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点;博大精深,侧重于从横向、从静态上,即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3.中华文化的包容性(1)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2
4、)文化包容性的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3)文化包容性的作用: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二、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什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什么①地位作用: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②必要性: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
5、竞争力的重要保证,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③民族生存: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怎么样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心骨”的作用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④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⑤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背景材料马来西亚学子掀起中华文化学习热潮2016年10月26日,在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的项目资金资助下,由马来西亚世纪大学孔子学院主办的“汉语桥”秋令营在海南师范大学开营,16名马来西亚学生将在海南开展为期9天
6、的汉语学习和中华文化体验。据马来西亚世纪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陈明辉介绍,该孔子学院由马来西亚世纪大学与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合作建立,海南师范大学是中方合作院校。本次活动是该孔子学院自2015年揭牌以来第一次组织学生到海南师范大学交流,同时也是该孔子学院第一次承办跨国交流活动。陈明辉表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马来西亚出现了学习汉语的热潮。在马来西亚世纪大学孔子学院招收的第一批300多名学生中,年龄最大的有72岁,最小的15岁,他们对汉语学习热情非常高。在海南期间,营员将学习书法、歌曲、茶艺、武术等课程,并与中国中学学生联谊交流,参观海南历史文
7、化名胜。海南师大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陈江表示,希望营员在体验和交流中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回国后成为中马两国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并欢迎营员到海南继续深造,成为名副其实的“海南通”和“中国通”。知识链接(1)中华文化与经济、政治角度:中华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的,并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2)中华文化与文化传播角度:我们既要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3)中华文化与文化继承角度:中华文化是在不断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发展的,这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之一。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应该批判继承、古为今用。(4)中华文化与文化创新角
8、度:我们必须立足于发展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